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20|回复: 7

张国栋仙逝 我们的萝卜没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宋素琪 于 2025-7-13 07:03 编辑

张国栋仙逝 我们的萝卜没了
宋素琪
1
      去年我们获知张国栋因为身体原因住进顺义太阳城的养老院。几天前,小曹约我准备去看望一下这位老荒友、老同事。小曹在询问张国栋夫人时,才知道他在今年3月10日已经走了……

      他像一片落叶----轻轻地落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他走时没有打扰任何人。他是真正的“知识青年”----六六届高中生。就差临门一脚,便能进入那更高的境界。

      在回顾以往时,最能激发孟指导员感慨的就是张国栋那句话: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文化,以后国家一定会狠抓教育。这才有了七连职工子女学业上的进展,上大学、读研、读博……“他们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这是人们评价“知青”最为中肯的一句话。

      这位“老知青”他走了。当回想莲花泡岸边那呦呦鹿鸣到七连小学校那朗朗书声,这十年怕是他最辉煌的人生。

      他走了。他是嫩叶上的一颗露珠,在晨曦的大地上凝聚而生,又在午间灿烂的阳光下飘散而去。七十九年,从这头看是多么遥远;从那头看又只是一瞬间。

      他走了。他是我们万千知青的一面镜子。平凡人的一生,我们应当为他赞颂,为他歌唱。


                              七连战友20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素琪 于 2025-7-13 07:48 编辑

国栋老师走了,走的又是那样悄无声息。令人唏嘘,让人怀念!
与国栋老师相识于七连学校,虽共事时间不是很长却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国栋老师时常穿着一身蓝色衣裤,与众不同的是蓝色上衣的风纪扣总是系得严严的。国栋老师爱吸烟,右侧口袋里总是装满鼓鼓的烟叶。课间,信手从左侧上衣口袋掏出在家备好的烟纸右手娴熟的又从口袋里捏出些许烟叶,转眼间就享受在烟雾的缭绕之中。
“读书无用论”也侵蚀着学校,孩子们无法静心学习。而每每此时,京腔京味的国栋老师都会引用经典历史典故而使课堂一下子安静下来……。
与国栋老师交谈,使我总是有一种学识渊博,亦师亦友,受益匪浅的感觉。不愧是老高三的才子!
国栋老师静静地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战友!
愿国栋老师在天之灵也能感受到七连战友们思念之情!
愿淑田大姐节哀!

         ——毕国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惊悉张国栋病逝,心里很难受。请张淑田节哀,在此表示慰问。张国栋是我66届高中同学。我在三(2)班,他在三(4)班。到东北兵团后,我们俩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所以接触得最多,我俩既是同事亦是荒友。那时他在七连学校教学,由于当时盛行“读书无用论“。在北大荒很难采购到像样的教科书。但是张国栋从北京带去了很多书籍,这些书也就成为了我们日后教学的基石。学生们使用我们另外编写的教材学习,教材里很多知识点在其他学校是学不到的。当时的社会实行开卷考,而我记得张国栋教的班级一直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真正地知识一直是他的初衷。恢复高考后,十二团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就是出自我们七连学校。以后,七连学校的学生一批又一批地考上大学,读研,读博,走出北大荒到全国各地,成为国家有用之材。张国栋平凡的人生,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我会永远记住“张国栋“这个名字,向他学习!他的音容相貌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愿张国栋一路走好!愿张淑田节哀!

——康建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宋素琪 于 2025-7-13 08:04 编辑

知识丰富而又幽默的张国栋大哥离我们而去几个月了,今天才知道噩耗,不免想起几年前一次聚会的路上,我们聊天说起年龄,我说您属什么的,他说我是“汪汪汪”……淑田大姐夏天多保重啊!!您和国栋大哥几十年肯定有不少的幽默片段,没事时慢慢回忆 ,虽然国栋大哥走了,让生活继续充满幸福感。
             ——于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军 于 2025-7-17 05:49 编辑

深切怀念张老师。愿亲人节哀顺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国栋 是吗?啥时候的事啊?真是无声无息啊!我同窗五年的的好兄弟!
人生的归途上朋友不断的走散,越走越路静人稀……
怀念的话够写一本书。他是化院附中的“鲁迅”,他不修边幅的着装和倔强的硬发与胡茬,他写的杂文犀利深刻,曾经一时间轰动全校,引发纷纷效仿。学校的墙报上,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和辩友……
可是文革爆发后他沉默了。就像茶叶沫静静地沉到了杯底,当了“逍遥派”。
后来我们乘坐同一辆车皮来到北大荒。我来了江边的水利队,他去了莲花泡的七连。相去十几里地,在那风雪的边疆,手摇电话成了我们聊天的媒介。然后就是每个节假日的“双向奔赴”。不管是蚊虫肆虐的盛夏还是大雪没膝的严冬。我都要跑去七连,就像上学的时候每周六晚上回家一样。
我们一起领略江边的落日,一起欣赏莲花泡的朝阳;秋天我们一起在莲花泡送走那如云似烟的南归雁,春天我们一起到黑龙江迎接那万马奔腾气势磅礴的跑冰排……
江水啊!无情地带我了我们的青春!转眼十一年如白驹过隙……
返城后的国栋兄又一次回归了沉寂。我们就这样失去了联系。他很少出席聚会,我甚至找不到他的身影。只是偶然在校友聚会里遇见过一次。匆匆的来去,突呼的别离。仿佛逃避着什么……
我知道他是境遇不佳,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可是咱们这一辈的人又有几人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呢?
都说人非草木如何如何。其实人无非草木啊!只不过枯荣之间多荒废几年岁月罢了。
罢了罢了!
愿国栋兄西行无忧。你我来生再续同窗之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切怀念张老师。愿亲人节哀顺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毛佩莲 于 2025-7-13 14:37 编辑

尤其我们这些荒二代,承恩了许多知青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在此致敬每一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7-19 13:23 , Processed in 0.0298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