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698|回复: 10

沈志华文章摘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4 22: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石予民 于 2014-1-4 22:05 编辑

                               沈志华文章摘编

    学者沈志华在研究朝鲜战争的过程当中,发现牢不可破的、鲜血凝聚成的友谊根本不存在,冲突比比皆是,
    沈志华等到蒙古国的时候,他随口说了一句“外蒙古”,当地人就反问:怎么叫他们的国家“外蒙古”呢?其实,学者,甚至一般公民都这样称呼人家,你不是伤邻国民众的心嘛。这跟我们传统留下来的习惯有关系。
     有三件事对沈志华的刺激非常大。第一件事,乌兰巴托目前正在全面开展建设,到处都在修马路、盖楼房。沈志华问当地人:“你们蒙古一定很缺乏资金吧”?他说:“是”。沈说:“那是谁给你们提供的资金”?他说:“美国、日本还有韩国”。沈说:“中国现在有的是钱”。他说:“不要你们的”。为什么乌兰巴托的建设几乎没有中国人的投资?因为他们拒绝了。为什么拒绝?因为他们担心中国人投资不安好心——哪天又把蒙古给合并回去了。
     第二件事是关于蒙古当地餐馆的标牌,韩国餐馆有韩文标牌,日本的餐馆有日文标牌,但是在中餐馆里却没有中文。沈志华一行沿街开车,没有发现一家有中文招牌的中国餐馆,为什么?沈问一个中餐馆的老板,他说不敢写,白天挂上去,晚上就可能会被人砸掉。这说明中国在蒙古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是有问题的,关系很紧张,尽管它不像中国与印尼、菲律宾、越南的矛盾那么显山露水,但却深藏在老百姓的心中。
     第三件事发生在沈志华一行去当地的一个大庙时,拉琴科(沈的俄国朋友,他老婆是蒙古人)带着沈志华他们往里走,却被看门的人拦了下来,要沈志华他们交钱才准入内。沈听不懂蒙古话,但拉琴科的蒙古话说得不错,他就跟看门人吵起来了,问为什么所有人进出都不要钱,偏偏要收沈志华他们的钱?那个人说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后来沈拉着拉琴科说:“算了,咱不看了”。他说:“不行,这个没道理,这不公平,不民主”。来了好多围观的人,最后他让沈等人到一个荫凉地歇着,他找大庙管理部门的领导去理论,但最后还是没让沈志华他们进去。(以上摘自沈志华:《历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把过程搞清楚》)
    沈志华教授是北京四中66届初中生,他执著地追求历史真相,个人出资140万元去俄罗斯、美国查阅俄罗斯解密档案的举动令人钦佩,。
           石予民摘编(2014.0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报告说如果中国发生战争,全世界只有两个朋友,朝鲜和巴基斯坦。
中国和这两个国家签订过互助友好条约,相信打起来,这两个国家会派100万志愿军。
看看中国周边十几个国家,只有两个铁哥们,钓鱼岛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周边国家帮中国说好话,冷眼看戏玩,还有不少乘机捣乱的。据说他们认为中国的立场主张无定数,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周恩来都发表声明,钓岛是日本的,支持日本人民从美军手里收回冲绳及钓鱼等,自己说话不算数。
去越南旅游,小导游委婉提醒中国游客注意文明......
政治局专门会议研究周边关系问题,说辞很暧昧,估计是不太好意思公开说,看来是问题严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0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古民众为什么对中国,中国人存有如此之深的“积怨”?恐怕与当政者的宣传引导不无关系。其实中蒙之间长期以来并无什么纠纷和争议,包括老毛子控制期间也如是。中国倒是常常站在同情的立场。恐怕中蒙关系上前苏联,包括当今俄罗斯都没起什么好作用。蒙古成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地带,双方都不愿意蒙古与对方走的太近。蒙古人没有自己的立场,用臆想出来的仇恨蒙住眼睛,吃亏的其实是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09: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 发表于 2014-1-5 00:24
蒙古民众为什么对中国,中国人存有如此之深的“积怨”?恐怕与当政者的宣传引导不无关系。其实中蒙之间长期 ...

    显庆兄所言不无道理,蒙古受苏联控制时间长,影响深。我们支持蒙古,也就是道义上表示表示而已。为什么苏联的影响至今还挥之不去呢?有没有其他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5 10: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称呼不对也得罪“人”,以前死犟死犟地称人家“南朝鲜”,关系融洽后改口“韩国”,到此为止不是挺好吧,不行,反过来称“朝鲜”“北韩”了。狗熊掰棒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5 22: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石予民 于 2014-1-5 22:07 编辑

                 周边外交工作会议规格罕见

  10月24日和25日,76岁的周刚作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列席党中央在京举行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1988年到2001年的13年间,周刚历任中国驻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印度大使。

  周刚列席的这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对周边形势有很重要影响”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由李克强主持,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政治局常委集体出席。

  会议规格之高引发关注,被媒体形容为“十分罕见”“前所未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用“中国周边外交的顶层设计”形容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周刚认为,从召开的时机、出席人员的规格、讲话的内容看,这次会议都非常重要。此时正值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大家都很关注中国,关注中国的改革。有评论指出,外交虽然不是通常意义上改革的一部分,但是战略发展布局的重要一环,在重要的中央会议前部署外交工作,实为即将出台的改革措施保驾护航。

  会议确定今后5年至10年周边外交工作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总体布局。

  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当前形势客观上要求周边外交战略和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更加主动,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

  习近平还用一些新表述提出对外交工作的要求,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在《瞭望》刊文指出,会议在中国崛起步入关键期、中外尤其是中邻互动进入敏感期、周边秩序面临深刻复杂重塑的大背景下召开,体现新时期中国对周边外交的大局观与战略自信,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致力于引领周边国家新风气的担当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14: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希望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尤其是和邻国要搞好关系,不要大国沙文主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15: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14-1-5 22:06
周边外交工作会议规格罕见

  10月24日和25日,76岁的周刚作为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 ...

外交是一种艺术,绝不是一相情愿可以搞好的。有时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是别人不愿意看到你的和平崛起、不愿意看到你和邻居和睦相处,而处处挖墙脚、设障碍;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虎狼之邦,毫无信誉,出尔反尔,甚至亡我之心不死,在全世界制造乱局,火中取栗。所以,搞好外交需要一种大智慧,大手笔,大心胸。希望我们的领袖们具备这一切。否则,百年奋斗,数十年改革的成果,将有可能毁于一旦,前功尽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18: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 发表于 2014-1-6 15:52
外交是一种艺术,绝不是一相情愿可以搞好的。有时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是别人不愿意看到你的和 ...

     其实人家不嫉妒你富,不怕你强,担心你不稳定。自家的钱都恨不得存到美国去,担心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6 2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显庆 于 2014-1-6 21:21 编辑
宋宝安 发表于 2014-1-6 18:24
其实人家不嫉妒你富,不怕你强,担心你不稳定。自家的钱都恨不得存到美国去,担心啥?


    诗人说“功夫在诗外”,书法家说“功夫在字外”。
    我说外交的功夫同样在外交之外。外交的成败,绝不全在外交上。实际上主要还是看你的内政。就是说要看你国家治理的好不好。 政治上“标榜”什么,决定你的朋友圈子是哪些国家;经济上发展如何,决定你的国际信誉可靠不可靠;社会治理的稳定祥和与否,决定你的国际形象好不好……。如果你什么都没搞好,累死那个外交部长也是搞不好外交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大心胸、大手笔、大智慧”的涵义。各位以为是否有道理?
    有的国家,社会主义搞得特别好,可人家就是不打社会主义的旗,不唱社会主义的调(当然也就不树社会主义的敌)。像以色列的“公社制度”,瑞典、丹麦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连前苏联的首脑前去访问都说过“你们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像我们现在,贫富越来越悬殊,民众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孩子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保障,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都没搞好,就剩下高举、高唱了。这种自我标榜有什么意义?除了自绝于国际社会以外别无好处,为什么还要死抱着那个虚名不放?
    “私人企业家”与“资本家”有什么区别?个体经营者与小业主有什么不同?种田大户与农场主有什么差异?你说国有企业是公有制,哪个国家没有国有企业?美国没有?法国没有?都有嘛!既然什么都一样了,还硬要扶着那杆“大旗”有什么用?苏联“老大哥”都不扶着了!
    这就是我所说的“大心胸、大手笔、大智慧”的涵义!要是那位外交家,也包括内政家,看见此贴,休要怪老朽出言不逊,这不是为国家、民族的大事着急上火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呀!你们动脑筋想一想,我说的对不对?决定政策的人们,谁能够捅破这一层窗户纸,那将是功在千秋,福及万代的大智慧、大手笔,也是大功劳。就像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中国有了几十年的大发展。其实道理特简单,不是吗?但是这话只有他能说,也只有他说了算。我是人微言轻,说了也不管事,徒招祸端。你们大权在握,重任在肩,中国这艘巨轮的舵轮在你们手上,你们不转这个弯子,大船前途堪忧啊!到那时你们……,我不敢说了,但至少是政绩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6-17 23:05 , Processed in 0.02917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