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拾光(98) 走读美国--大学
到国外旅游,常有参观大学校园的“节目”,不过匆匆列队走过看看校园而已。 此次土豆得以五六个小时任意行走在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自觉过瘾。 全世界的精英青年都梦想到美国读书。有一种说法:美国是中国教育的收割机,把中国最好大学的一半以上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收割去了。 中国的大学要进步,就要老老实实地向人家学习,将来全世界的优秀人才都往中国跑,那时候,咱们才是真正的强大了。
没有围墙,是大部分国外大学的特征,要学习很容易,有形的围墙,拆掉就行了。 可是有些无形的“篱笆”是拆不了的,一件小事就可以说明问题: 美国的教育部长到公立大学“视察”,校长可以挺着腰板训诫部长,赶快把经费划拨下来就没你啥事了,连杯咖啡都没人主动送上。美国大学校长和教授不是上面任命的,更没有给校长搭配个“政委”一说,教育经费是立了法的,课程设置是大学自己制定的,所以,部长的活就是保证经费及时发放。还用整这些“突击搞卫生”、"临时种草坪”、“电梯铺地毯”、“书记开车门”的啥景吗? 不用,不用。
中国的新领导上台,提出他们自己看不到的宏大目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