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725|回复: 11

针线笸箩里的思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9 16: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线筐里的思念
文/韩清云

1
   每当想娘亲时,我脑海里便闪现出她带着老花镜盘坐炕沿做针线活的情景,
身旁始终放着一个针线筐。针线筐是娘亲的好帮手,装下娘亲的许多心事。做筐的原料,是自家种的笤帚糜子,穗头做炊箒和笤帚,娘亲用剩下秸秆缝制针线筐。W花纹底型小筐,长约40公分,柳条围筐边。缝制线,大多是娘亲现搓的蓖麻线,有时是寻来肥料袋子线。比针线筐大些的,拿来做馒头筐。
   针线筐里存放着针线板、剪子、纳鞋底子、布头、剪刀、顶针、锥子、尺子等家把什,纸质棉手套、鞋样子,筐底下放着积攒的新布头,一本相册。
    童年时,娘亲针线筐里,天天像小山包一样鼓,放着急需要做的棉衣等活计。我穿戴过冬的棉服装,娘亲提前做好了。穿上千层棉鞋,就算刮冷的大烟炮儿,我都不觉得冷。出嫁后头几年,娘亲有时让人捎来她缝制的棉袄、棉手套。
    娘亲是山东移民,1959年响应国家号召,她带着三个哥哥,随父亲一起,从山东坐着绿皮火车一路颠簸,来到北大荒偏僻开荒点,名山农场14连。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垦荒二代。童年时,娘亲曾领着小弟,回过老家山东梁山,之后再也不曾离开14连,屯垦戍边扎根黑土地一辈子。
    那时家里人多口粮不够吃,有时爹拿着布袋子去粮卖部,提前预支口粮。娘亲一边将不能穿的旧衣服,拿来撕开,剪剪做袼褙,纳千层鞋底子一边说:“那也比关内老家活得自在 ,关外没那么多讲究,日子是苦点累点,只要勤力些,日子会好过的。”
    平时,一大家八九口人的一天吃的穿的,家里家外的活计种菜园、喂鸡鸭鹅猪狗这些生灵,娘亲得忙活半天。再怎么忙碌,她也挤出工夫做点针线活。出外干活、走街串巷,娘亲手里一样拿着针线活计,一手抓着鞋底子,一手将麻绳线绕鞋底缠几圈,揣在兜里。
    有时候深夜,我睡眼惺忪醒来,看见娘亲还坐在炕沿桌边,带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纳鞋底子。那情景,竟让我鼻子一酸,泪流满面,娘亲又忙活了大半夜!第二天,娘亲跟没啥事的做家务,菜园里铲草锄地,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那时候连队工会,时常给她们“家属委员会”妇女们普及文化,教认字;普及除“四害”讲卫生的方法,手里总是拿着纳鞋底。当给她们派活儿了,娘便放下家里针线活计,领着我,和连队老乡,从外地外地嫁过来的小媳妇们,赶往连队大俱乐部门前,几人围着土豆堆坐一圈切土豆种。歇息时,娘亲掏出布鞋底子纳起来,时不时地拿针尖往头上划几下,这样好用吧!有时去场院的土场上,打草苫子。大家分工明确,抱羊草、递草、打草苫子一气呵成。我就在这样的光景下,学会了家里家外的很多活计。
    那年代,谁家孩子能穿上买的鞋子,白色运动鞋,解放鞋、回力鞋,是件让人羡慕的事情。我见连队知青穿过这鞋子,兴许在大城市里,穿的比这还好!
   岁月沧桑,家乡沿革变迁,自三中全会后,垦区田园的光景,渐渐地好了起来,一切属于岁月原创出来的秀美、壮美。通往场部、县城修建的水泥路,越来越宽、越长,连队里进来外地的卖货郎,摆地摊的多了起来。我们这帮长大的小孩子,走了出去,接触外边精彩光景,赶时兴去场部赶集,买现成衣服鞋子。渐渐地,娘亲的针线活少了,针线筐没以前满满的。兴许习惯以前忙碌日子,娘亲时常给自己找点活计,缝制盖帘、给外孙做小红鞋。
   进入新世纪,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春播时期,乡亲们种地,不再刨坑点种籽,丈量垦荒时得艰苦。现代化机械播种机,不到一周便可完成连队春播任务。夏日不再起早贪黑铲地,斜阳荷锄而归。大型喷灌喷洒农药,几天的夏田管理作业,全在最佳管理期。深秋,不再是乡亲们拿起镰刀的秋收大会战,而是各种现代化机械集聚的比拼大会战,从开镰收割到卖粮,粮食不落地,直接运送烘干塔卖了,一条龙作业。
   日子好过些了,吃喝玩乐在网上买,想买啥就买啥。以前的各种手工技艺的活计,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耄耋之年的娘亲,除了缝制她的偏襟单衣,没啥活计了,针线筐、缝纫机,像娘亲一样清闲下来,筐里头只剩下针线、剪子等做针线活家伙什和家里相册。
   家里相册,经岁月积累,越来越厚。时常看见娘亲盘腿炕沿上,一篇一篇地翻看着相册,从头看到尾。相册里有全家福,四世同堂,还有我和娘亲一起拍照的照片。娘亲看着看着,一行泪水,打湿了她舒展的笑容。
    以前,娘亲的针线筐,装满了她对家庭深深的爱!平凡日子里不平凡地倾力付出,岁月里点点滴滴地积累,厚重、执着的守望,沧桑岁月里闪烁着娘亲辛勤汗水的光芒。那年代,无数像娘亲那样的女性,和父辈们一样,为开拓荒原,戍边屯垦,功不可没。如今 针线筐,只剩下用来针线活的家把什,可在我眼里,确装满我对娘亲深深地思念!

IMG_20250404_224244.jpg
IMG_20250406_1652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16: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韩清云 于 2025-4-9 16:31 编辑

娘亲用蓖麻线纳千层鞋底子。现在手工做鞋手艺在连队很少见了。


IMG_20250409_162947.jpg
IMG_20250409_16310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9 20: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韩清云 发表于 2025-4-9 16:22
娘亲用蓖麻线纳千层鞋底子。现在手工做鞋手艺在连队很少见了。

乡情岁月笸箩藏,
回首难忘忆老娘。
昏暗灯下针线起,
缝补春秋思绪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0 22: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博览 发表于 2025-4-9 20:52
乡情岁月笸箩藏,
回首难忘忆老娘。
昏暗灯下针线起,

感谢老师诗指点,写的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2 15: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真好,勤劳朴实的老妈妈跃然纸上,感到特别亲切,老一辈的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特别能干能吃苦,为了一家人操劳了一辈子。我的妈妈在工厂上班,中午吃饭的时候,赶紧吃完饭就纳鞋底,晚上睡觉前也在纳鞋底,和你的妈妈一样勤劳能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22: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淡风清 发表于 2025-4-12 15:04
文章写得真好,勤劳朴实的老妈妈跃然纸上,感到特别亲切,老一辈的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特别能干能吃苦 ...

感谢老师指点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01: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这些荒二代都是在这样的母亲关怀爱护下长大的。这也是历史,莫忘来处,后辈当自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19: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邢军 于 2025-4-13 19:06 编辑

勤劳善良的母亲可亲可敬,给小韩的文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3 22: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母性之伟大,延绵着生命之火,看着针线笸箩里的小物件,更激起对母亲的可亲可敬,韩清云为你的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毛佩莲 发表于 2025-4-13 01:06
那个年代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们这些荒二代都是在这样的母亲关怀爱护下长大的。这也是历 ...

大姐说到我心坎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5-5-1 20:16 , Processed in 0.0373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