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2530|回复: 31

吴哥窟掠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8 0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哥窟掠影
      阳春三月,我陪夫人到柬埔寨游览吴哥窟。吴哥窟又名吴哥寺,是世界文化遗产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庙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此行五天三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略记于下。

   我们从上海飞抵柬埔寨暹粒市后,入住一家五星级宾馆。柬式风格建筑,楼层不高,但典雅气派,客房很大而且干净。室内家具皆为厚重的红花梨木,雕刻着精美纹饰,极具民族特色。我们离开上海时属初春时分,天气乍暖还寒,变化不定。而踏上柬埔寨的土地,看到万木欣荣,阳光明媚,一派夏日风光。宾馆庭院绿荫浓郁,花团锦簇。清澈的露天泳池,碧水倒映黄墙红瓦。鸟语花香,赏心悦目。此地没有雾霾,抬头可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换上轻便夏装,浑身轻松,心情愉悦。

DSC08516_副本.jpg
宾馆环境优美


    大吴哥城也叫通王城,是高棉王国古老都城,我们在那儿游览了著名的巴戎寺。巴戎寺是大吴哥城标志性的建筑,犹如一座拔地而起的山。49座佛塔就象山峰连绵耸立,中间一座是顶峰,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簇拥在它周围,气势恢宏,令人赞叹。巴戎寺是佛教寺院,它的整体构成是以传说中佛教最高境界的须弥山为样本的。寺庙三层基台为十字形平面,各层基台周围有围廊,中心为圆形平面的雕刻塔,整个建筑呈现塔群林立的壮观景象。最特殊的设计,是每一座塔的四面都刻有三公尺高的加亚华尔曼七世的微笑面容。国王的笑容十分安祥,显示出当时高棉王国的强盛。在巴戎寺里徘徊我惊异地发现一种奇特景观,两百多个微笑面容浮现在葱绿的森林中,多变的光线或正或侧,时强时弱地探照,轩昂的眉宇、中稳的鼻梁、热情的厚唇、慈善的气质,国王的微笑是如此引人注目,成为游客最深的印象。我们穿行在众多佛塔间,无论身处哪个角落,仿佛都会发现有微笑的眼睛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让人感受到它的宏伟和震撼, 真是妙不可言。其中在东北角有座雕像最为传神,被其后代子孙尊称为“高棉的微笑”。有很多游客兴致勃勃地在国王的笑容前拍照留影。

  巴戎寺的回廊东西长160公尺、南北长140公尺,目前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和巨大的石柱,但回廊壁画却十分丰富,它包括两个画廊,内层回廊主要为神话和宗教故事,而外层回廊则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记述了从王宫征战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庙宇的建筑结构相当复杂,经多次重修、改建和增建,有人曾把它比作“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一座山峰”。
DSC08144_副本.jpg
巴戎寺(用手塑造和雕刻出的山峰)


大吴哥城巴戎寺_副本.jpg

每一座塔四面刻有微笑的面容

DSC08182_副本.jpg
著名的“高棉的微笑”


DSC08206_副本.jpg
回廊
DSC08201_副本.jpg
把高棉的微笑带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6: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6 编辑

   在大吴哥城中央我们还游览了斗象台、十二生肖塔和空中宫殿等景点。斗象台建于十二世纪末。这里曾是国王举行庆典仪式、检阅部队的广场,也是通过斗象来挑选大象的地方。柬埔寨古时,耕作农田、运输建筑材料、出征打仗等都离不开大象。 斗象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娱乐,通过斗象还要选出最精壮的大象成为国王的坐骑。我们看到斗象台是一片巨石排成的平台,有三百多米长,放眼望去,宛如一段长城。中央是台阶,两边台壁都是巨型的浮雕。左边台壁全部雕刻着与真象一样大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象,有的高举象鼻仰天大吼,有的高抬象脚翩翩起舞。象群排着长队,浩浩荡,绵延不绝。右边台壁雕刻的全是威猛武士,与左边群象浮雕一样高大。画面上的武士一个个举起强壮的双臂,形象粗犷,既象激情舞蹈,又似昂首呐喊,显得力大无比,豪情万丈。我朝斗象台两边远远望去,无法数出有多少武士,多少大象。斗象台下面是个宽阔的广场,那才是斗象的赛场。如今这片空旷寂寥的草坪已无当年的喧闹。经过岁月的洗礼,巨石浮雕呈现斑驳色彩,积淀着历史的沧桑。尽管眼前斗象台显得荒凉,但我能想象出当年国王检阅军队时,鼓乐齐奏,万众欢呼,上百头大象列队行进的场景是何等的壮观。


斗象台石刻_副本.jpg
塔基左边台壁上雕着成群的大象



DSC08232_副本.jpg
塔基右边台壁雕刻着一排排威猛的武士



石刻(斗象台)_副本.jpg
巨石上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

     

  
  从斗象台遥向东望,绿阴丛中分布着十二生肖塔。听导游介绍,十二生肖塔其实是禁闭塔,古代是用来关押犯人令其忏悔的地方。一提到十二生肖,我便想到十二种动物。但远远看去,塔形抽象,看不出哪一座是龙、哪一座是蛇。十二生肖塔的功用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竟与断案有关:据说罪犯们如能从塔与塔之间的绳索间走过,则证明无罪,如掉下来就要被处死。虽然此种说法令人难辨真假,却给游客带来一种颇为神秘的感受。我凝视着远处矗立的十二生肖塔,感觉每座古塔都象一位阅尽沧桑的老人,他们眼里曾看到过多少不为今人所知的故事啊。


DSC08222_副本.jpg
远处的十二生肖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7: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7 编辑

     
    所谓的“空中宫殿”,实际上并非王宫。真正的王宫在空中宫殿东北约二百米处,因为是木建筑,现已不存。空中宫殿是一座全石结构建筑,建于11世纪。它由三层长方形须弥台重叠成金字塔形,象征须弥山,各层须弥台的四角,装饰着狮子或大象。须弥台由红土砖块垒成,总高度16米,给人一种悬在空中的感觉,因而得名。。须弥台四边及正中各有陡峭的台阶连通上层。空中宫殿最高层的须弥台周边有一道现已不完整的画廊。顶层须弥台中央,原有金宝塔一座,现已不存。民间传说,金塔内住着高棉人奉为神灵的九头蛇精,夜化女身,与国王同寝。如蛇精一日不见,则国王死期将近,如国王一日不去,必定有灾祸降临。导游介绍空中宫殿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皆为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建筑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就来自于印度神话。由于石阶陡峭,又无扶栏,导游劝阻我们不要去攀登,以免发生意外,可在地面拍照。我静静地伫立着,远观这高高耸立的空中宫殿,似乎有了一种仰视历史的感觉。


空中宫殿_副本.jpg
空中宫殿



     
  我们在塔普伦寺参观时则感受到另一种奇异的风情,那就是建筑与丛林的紧密结合,整个寺庙被粗大的树根茎干盘结缠绕,简直是难解难分。塔普伦寺建于1186年,由高棉国王阇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也叫“母庙”。由于舍弃了神山式的结构,这里就成了热带雨林的天下:如蟒蛇般的树根,爬满塔普伦寺里里外外,深入建筑之中。墙靠着树,树抱着墙,相互依存,仿佛爱恨纠缠般的浪漫。寺内倒塌了的石塔和围墙这一堆那一堆,挺身而立的大树东一棵西一棵,使原来规矩的寺院成了迷宫。这奇特的景观形成于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这里也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建筑与丛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给保护工作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坐视不管固然会古寺不保,强行分开也必然树亡寺毁。因此至今这种奇特的拥抱至今仍然保持原貌。这种从未见过的寺庙景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置身其间,犹如进入梦幻世界,你会处处惊叹大自然生命力的顽强。高大的树根,让我们相形显小,真象处于童话世界。(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8: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7 编辑

DSC08306_副本.jpg
人在树根前相形见小




DSC08300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jpg
此处是游人照相点,找个空档拍张照




塔普伦寺2_副本.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8 编辑

   
    如果说我在巴戎寺看到到了塔群林立的恢宏气势,那么在女皇宫参观时我则欣赏到了建筑的精致细腻,难怪它被誉为“吴哥古迹的明珠”。女皇宫位于大吴哥城东北约25公里处,原名湿婆宫,建成于吴哥王朝耶跋摩5世元年(公元968年)。它坐西朝东,长200米,宽约100米,中心为3座并列的塔形神祠和左右对称的配殿。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皇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朱红色的塔祠建在一个一米多高的台基上,居中一座最高,约10米。正中的神祠供婆神,南面神祠供梵天神,北面神祠供毗湿奴神。每座塔祠的东、南、北各有一门,门高仅1.2米,礼拜者须弯腰屈膝方能入内。每个门前均有守护神石雕一对,两侧墙上有手持长矛的武士,及仙女的浮雕。塔祠外围3道围塔,内外围墙之间,有拱门,镂花石柱和石碑等。仔细看来,女皇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的表面几乎都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每座塔祠上都刻有各种神鬼罗刹的雕像。塔基及其两侧的神龛和门楼上也是千姿百态的浮雕,内容多是记载古代高棉人民的生活情景和抵御外族侵略的战斗场面。女皇宫的浮雕刀功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细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整个塔祠群巍峨壮观,建筑奇巧别致,故又有“吴哥艺术之钻”的美誉。徜徉其间,流连忘返。我由衷赞叹高棉民族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环顾周围的游客,不少人都在专注地举起相机摄下精美画面。


女皇宫1_副本.jpg
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的女皇宫


DSC08361_副本.jpg
朱红色的塔祠风格独特



雕刻(女皇宫)_副本.jpg
女皇宫建筑精美雕刻比比皆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9 编辑

      
  那天下午我们前往大吴哥城门外的巴肯山,去欣赏夕阳中的黄金城。巴肯山是一座小山,高约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点。山的西边是开阔的西池,东南方丛林中是吴哥窟。庙山为陡峭的五级台基,正方形,高13米,底层长76米,逐层缩小到顶层长47米;陡峭的庙山象征须弥山。庙山顶部的五座宝塔,,一在正中,四角各一,如五点梅花,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每一层正方形台基的四角,安置角塔,共20座角塔;四道五层阶梯的每一道每一层,各有一对宝塔伺立左右,共有阶梯宝塔40座;另有44座宝塔环立庙山四周。现在不少宝塔已经残缺不全。每层石阶左右,守护着一对坐狮,有些石狮已破损,看不出狮子模样。


   我们从狭窄和陡峭的阶级攀上庙宇顶。庙宇经过岁月的洗礼,已不见昔日的风采,但庙宇顶部的平台可从高处远眺吴哥窟。临近傍晚时,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上山欣赏吴哥日落,追忆这个失落的文明。可惜那天云层较厚,太阳不时被遮住。因为当晚我们还安排其他活动,不能在此久留,故未欣赏到闻名于世的吴哥巴肯山落日美景,心存遗憾。


巴肯山2_副本.jpg
仰视巴肯山


巴肯山1_副本.jpg
从阶梯走下巴肯山



从巴肯山望小吴哥_副本.jpg
暮色中从巴肯山远眺吴哥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50 编辑

    
  我们还去游览了罗洛士群,那是被称为高棉艺术开端的建筑,吴哥王朝在此定都70年。现存遗迹包括:罗莱寺、神牛寺、巴孔寺等。

   巴孔寺吴哥王朝第一座用砂岩石块代替红砖所建的寺庙,开启了吴哥王朝历代以神殿山方式呈现的建筑风格,因此意义非凡。远眺巴孔寺,只见一尖顶方型的高塔,立于较宽阔的塔基之上。它有五层的方形金字坛,底层边长65米,各层的基点原有塔门,最顶层中心矗立一座宝塔。神牛寺建筑物外面有神牛的雕像,代表着印度教湿婆神的座骑。建筑主要採取红砖建筑,但门柱、门框、门楣、神像及阶梯,都已改为石雕。因为年代久远,神牛寺的现状也是岌岌可危,但尚能看到其过去的风采。


DSC08413_副本.jpg
远眺巴孔寺


DSC08420_副本.jpg

DSC08401_副本.jpg
红砖为神成牛寺建筑的特征



DSC08399_副本.jpg
墙壁嵌有精细的雕刻


DSC08397_副本.jpg

DSC08416_副本.jpg
DSC08212_副本.jpg
游客乘坐大象



  我们在游览吴哥窟古迹时,常看到雕刻雄奇的石狮,威风凛凛。还有一种石头雕刻成的神奇动物,它长着七个头或五个头并拖着长尾,当地人称其为七头龙或五头龙。在吴哥地区经常被作为走廊、台阶和桥的栏杆。在柬埔寨古代七头龙或五头龙作为神蛇那迦的象征受到崇拜,因此又成为守护神。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七头龙的头部残缺了。我们看到了吴哥地区一个保护最完好的五头龙,它是被后人从埋着的沙土里挖掘出来的。



五头蛇头_副本.jpg
保存完好的五头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52 编辑

  
  导游把游览小吴哥寺的行程安排在大吴哥寺之后,是为了让我们视觉产生新的冲击,获得更大的欣喜。 小吴哥也叫吴哥窟,是吴哥时代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建筑,也是吴哥古迹中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因此“吴哥窟”还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早就听说柬埔寨的吴哥窟、中国的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玛哈陵、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是东亚四大建筑奇观。 今日见之,果然名不虚传。整个建筑由东南西北四廊(每廊又分两翼),西参道、正门、三重回廊及以主殿中央尖塔为中心的五座尖塔所构成。长长的步行道,宽阔的护城河,巍峨的建筑群,刚走近它,就明显地感受到一股不凡的气势扑面而来。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听导游介绍,十二世纪的吴哥王朝国王苏利耶跋摩二世希望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约35年时间建了高棉有史以来最伟壮的都城“吴哥窟 ”,意为王者之庙。

   在吴哥窟游览,让我领略了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魅力。从广场大道望吴哥寺,感觉宏伟建筑布局十分均称,具有节奏感。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甚至广场大道中轴线上南北两个藏经阁、两个水池,都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吴哥窟正中一高塔,两座较小的塔对称地左右陪衬,构成一个山字形。寺庙顶层的五子梅花塔群,除了中轴对称之外,还有更严谨的旋转对称:从东、西、南、北四方,呈现相同的山字形构图,从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对角方向看,也是一样的山字形构图。四面八方地重复展示同一造型主题,极有特色。


   进入寺庙后,我们发现这里全部用巨大的沙岩石块重叠砌成,最重的石块重量超过8吨,令人惊异的是石块之间竟然没有任何粘合物,工匠们仅仅靠石块的重量和形状的吻合就将它们叠合起来,真让人不可思议。仔细观察琢磨,你还会体悟到建筑师竟是如此巧妙地运用空间:用长长的大道显示空间深度感,用回廊的横展,构造出建筑物的宽阔感,用不同层面回廊的透视重叠,构造出建筑物的高峻感;吴哥窟虽无大型的中心建筑,但其外观可以媲美于一座庞大的中心建筑。


  让我们赞不绝口还有画廊的石壁,排列着雕工精细的八幅巨型浮雕。每幅浮雕高二米余,长近百米,全长达七百余米,绕寺一周。浮雕描绘印度两篇著名梵文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和一些吴哥王朝的历史。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在欣赏“神猴助战”画面时,导游风趣地对我们说,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神猴孙悟空能七十二变,你们猜柬埔寨古代神猴会多少变?一时间游客们给出了几种不同答案。导游笑着说,猜错啦!柬埔寨神猴比不过孙悟空,它只会两变,一是大便(变),二是小便(变)!逗得众人大笑。


   笔直耸立的尖塔顶部殿堂据说代表“天堂”,我们跟随导游来到攀登“天堂”的台阶前排队准备上“天梯”。当时我头戴草帽,工作人员示意我把帽子取下,因台阶很陡,坡度为70度,虽然装有铁栏杆扶手,但仰视那几乎垂直向上的层层台阶,仍然让人望而却步。据说以前没有扶手,只能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还说是为了让信徒在攀爬过程中体会通向天堂之路的艰辛。1973年一名法国女游客失足跌落致死,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台阶一侧修了扶手,以避免悲剧重演。从此这侧阶梯也被称作“爱情阶梯”。我们抓紧扶手,小心挪步,鼓足勇气向上攀爬。终于从人间来到了“天堂”。举目四望,但见高高台基,巍巍石塔,长长回廊,重重门楣,真是别有洞天。墙壁、廊柱、窗楣、基石、栏杆之上雕刻着丰富多彩的装饰浮雕,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是整墙的仙女浮雕,面带微笑,头戴花饰,端庄秀丽,栩栩如生。中央圣殿的走廊上,有很多细腻的缇娃妲女神,那些女神雕像都是裸露上身,唯妙唯肖。天女的微笑,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蒙娜莉莎”。鬼斧神工的技术令人赞叹,难怪吴哥窟有“雕刻出来的王城”这个美誉。今日得见,深感不虚此行。


111小吴哥城_副本.jpg
美丽的吴哥窟



DSC08430_副本.jpg
从这儿进入吴哥窟



小吴哥塔_副本.jpg
顶层画廊西北角塔门及二道石阶



DSC08465_副本.jpg
吴哥窟第三层台基、回廊与塔门


DSC08480_副本.jpg
多重廊门



DSC08496_副本.jpg
回廊



DSC08453_副本.jpg
巨型壁画的局部


DSC08458_副本.jpg
竖葫芦棂窗边的雕像




DSC08470_副本.jpg
藏经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6 19:00 编辑

  
  这次吴哥窟之行还有个神秘而难忘的去处——崩密列。这是一个隐藏在丛林中的千年废墟,原是座吴哥窟式的寺庙,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那是一个未经现代人工维护修缮,目前还保存历史原貌的地方。 荒僻的崩密列不属于常规的吴哥景区范围内,一般旅游团行程中很少会包括这个景点。因为它是吴哥遗址群中最为遥远、荒僻的一处景点,被丛林所吞没,被地雷所覆盖。很多年来,这里人迹罕至,难以到达。曾经还是红色高棉做最后抵抗的据点。直到2007年7月地雷才被清理干净。现在废墟中还能看到地雷爆炸后留下的坑。也许正因为如此,崩密列被称为吴哥遗迹群中最值得去也是最难去的遗迹。坐车赶往崩密列的途中,导游的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说对崩密列造成最大破坏的不是战争,不是地震,而是树木。此话让我们感到诧异,后来才真正理解了。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吴哥窟未被发现前在丛林中沉睡的模样,崩密列的规模几乎与小吴哥窟一样大,但依然被丛林严密包裹,神秘的气息在断裂的柱石和残缺的墙壁间弥漫,让人有了探险的感觉。我想此景应当很像当年外国探险家发现吴哥古迹时的样子吧。整片废墟没有一个完整的建筑,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参天大树,粗壮藤蔓,茂密草丛随处可见,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那横冲直撞、无孔不入的树根和枝蔓,好像有灵性似的知道往哪延伸,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撕裂围墙,拱开基石,探进门窗,举起房顶……如果说塔普龙寺的自然与建筑紧密结合的局部景象,曾让我们感到了梦幻般的惊奇和赞叹,而在崩密列,漫长岁月里树木对人类建筑的掠夺、践踏和摧毁,则给我们带来令人惊惧的震撼。



崩密列1_副本.jpg
丛林中的千年废墟


DSC08532_副本.jpg
树根把厚重的基石拱起


崩密列2_副本.jpg
巨大的树根探进窗户,爬上屋顶


DSC08536_副本_副本.jpg
大树封住门窗掀开屋顶


DSC08554_副本.jpg
废墟上昔日辉煌之痕迹


DSC08545_副本.jpg
树木对建筑的占领

  
被树木践踏的建筑
DSC08553_副本.jpg
密如蛛网的树根攀上墙壁伸入石缝


DSC08570_副本.jpg
倒塌的巨石中可见精美雕刻


DSC08561_副本.jpg
墙壁上布满密如蛛网的树根


DSC08585_副本.jpg
失落的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09: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3-5-2 06:43 编辑

     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繁华被历史淹没得无声无息。仿佛这座从丛林中诞生的富丽堂皇的古寺,最终又被丛林收回。千年废墟虽然辉煌不再,繁华逝去,但那种别样的苍凉却令人惊心动魄,过目难忘。

                         (写于2013年4月2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9 05:17 , Processed in 0.0413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