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5020|回复: 6

边走边唱(52)寻根之旅杂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1 10: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搜狗截图20130711094837.png

    我多次去过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方,惟独没回过祖籍——山东平度县(现平度市)。
    利用“五一”这个黄金周,我和在北京的大哥,五弟终于凑在了一起,圆了回老家看看的愿望。路线是济南—平度—青岛。
    济南有一个五姨,两个姨在平度,只有二姨还在,她们都快80多岁了。青岛的舅舅不在了,五个子女都在青岛,也要去看看。
    从北京到济南乘坐的是D字头动车组,比原来特快车节省了1个多小时,但价格翻了翻(原来75元,现在153元),还没有卧铺。
    看望了济南的五姨,乘长途车三个小时就到了距离青岛60公里的平度市。山东是全国高速公路搞的最早、交通最发达便捷的省份。

s0.jpg

娘抱着大哥在平度,大哥今年(2013年)80岁了

   
   早就听我娘说过,她家土改时被评为地主,也就是说我姥爷是个地主分子。这次回去,才知道姥爷家住在县城,当时算个中等地主,在老平度城还有不小的买卖,商号“德祥玉”,主营花生油,卖到青岛。
    我故意问二姨,你们五个千斤小姐,什么活也不干吧。二姨一听,“哎呀娘来,赶着那样倒好了,恁(nen)姥爷见天早晨5点钟把俺姊妹们都打起来,训话、念书、揍活,家里的活计都是我们揍。”
    早年,姥爷家有一个大院子,102间屋,现还完好地在平度城西关临街存在着,市里某机关用着。土改时,房子和400多亩地都收去了,马车拉走东西两天,一大家子另给了五间草房住。
    听说我要去看看老宅子,二姨吓的不轻。主人家的东西被人抢走几十年了,主人家的二小姐还在恐惧,是什么力量把人收拾成这个样子?莫名的、难以抑制的念头还是催着我去转了一圈。


sd1.JPG

    几个人沿着环绕大院三面的狭窄胡同走过。由于在假期中,所有的大门都紧闭着,大院内毫无声息。我轻声向表哥问个不停,他的西服专卖店就在此处不远闹市上,对这里当然很熟悉。一路张望又拍照,胡同里的人问我们看什么呢,表哥谎说是搞拆迁的,人家说这老房子快拆了吧。
    到现在也说不清楚当时的心情和心态,紧缩着的心、低声的对话、轻促的脚步,还有一丝怕被人发现般的胆怯?大哥在这个院子里长到8岁,四个年少的小姨们当时都得宠着姥爷家的这个宝贝似的长外孙。一路上,大哥一言不发,他自18岁起一直在航空、航天部门工作,地主姥爷的这个“家庭历史问题”并没有对他的经历产生多大的影响,此时。他的心理可能更纷杂些吧。
    回到二姨家,我问,土改时没收房产和家产时,给收条了吗?二姨说给了,让一个干部哈酒时送给别人了。幸好没有了,否则那东西在手,不就是“变天帐”吗?看我总是扫听过去的事,二姨不安不解,我解释说只是新鲜、好奇,又是咱自己家里的事情。人啊人,什么时候能过上免于恐惧的日子呢?
    解放前夕,脑子活泛的、家里有人参加国民党或共产党的地主、财主,及时听到风声,就把房子地卖了,跑到青岛或台湾去了。近年常有回来省亲投资的人,不乏当年老地主老财主老资本家老反革命,衣锦还乡了,平度市各级父母官捧若上宾,真乃此一时、彼一时。(县志记载:解放战争时期,部分人因不明党的政策,先后于1947、1948、1949年出走,从台湾、香港移居到其它国家。)二姨说,你姥爷太老实,太土,买卖挣了钱,光知道买房子置地,等着土改。
   分土地给没有土地的人,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么,洪秀全和孙中山先生的理想让润之先生给实现了。先不说是用啥办法实现的。可没过几年咋又合作了、高级了、一大二公社了呢,把分到农民手里的土地、农具又收回去了。到今天,农民还是没有自己的土地,咋回事呢?“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理想达成的道路和办法,到了润之先生这里一下子变得那么简单,枪杆子解决问题,嘁哩喀喳几天之内就实现了,中山先生活着会咋想呢。 私人的财产房产怎么说没收就没收了呢?今后不会再发生这种的事情了吧?因为它违背“物权法”啊,后人们可能很不理解这些。如果他们问我这个问题,我就只能这样解释:穷人没有饭吃就要吃大户,没有土地就要夺取、分割剥削过人的地主的土地,吃完分完不算完,为防止他们返攻倒算,还要杀掉一批不老实的地主分子,对活着的地主及其后代,更要给他们带上一顶“四类分子”的帽子,监督、改造他们。这就是暴力革命,只有这样的革命才能救中国。这是我自小受到的教育。
    二姨家和舅舅家的老少都感谢邓小平,用他们的话说,那些年穷的不能再穷了。没有邓,他们和他们的子子孙孙永不能挺直腰杆做人。姨舅家的那些子女们尽管都很精神、漂亮、聪明,可那年月,谁也上不了高中和大学,没有工作,更说不上媳妇。仅仅因为,他们的姥爷或爷爷是地主分子,他们的娘或爹是地主出身。舅舅在青岛当小学教师,文革时,说他是逃亡地主,“泼脏水”泼回了平度老家,老家不接收“脏水”,一家六口推着六辆独轮小车迁移到邻县最穷的一个村子,因为那村里没有地主。
    十月革命的大炮给中国送来了暴力革命的理论和暴力革命的实践就叫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君不见,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在“列宁在十月”里的演说,“我们要消灭那些……”。真要感谢列宁同志、感谢苏维埃和联共布,是他们把那些俄国的达官显贵、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艺术家和地主富农们杀得无路可逃,竟跑过了滔滔的黑龙江,一直跑到了中国松花江边一个小小的渔村,感到这块土地挺安全,就在那里安身立命了。结果,他们却将文明、科学、文化、财富、芭蕾、歌剧、音乐、绘画、建筑和宗教,还有面包、啤酒、牛排、香肠吃的喝的全都带来了,生根到开花,成就了一个东方的莫斯科---哈尔滨。
    当时平度城有顺口溜:陈家的衙内,李家的兵,尚家的书办个个中(书办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尚姓姥爷的几辈人都多少读过书,他的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有文化。我娘老大,别看她裹金莲小脚却能看报纸。
    表哥的朋友是平度市图书馆长,过去干过博物馆长,他儿子恰好正在我校读书,就过来和我说话。馆长坐下就说他儿子的事情,可我心里却惦记着抓住这个文化人多打听一些老家过去的事情。看,咱山东人就是痛快,馆长亲自回去取来了一套半尺厚线装“民国平度县志”,簇新的,白送我了,让我回去慢慢看。我好生欢喜感谢道,你去看儿子的时候,我请你哈酒。
    第二天,一行十几个人到附近刻有北魏名家墨迹的天柱山游览时,20元一张的门票,门卫一分未收,原来是馆长打了招呼。
    爷爷家在距老平度城5里地的崔家庄,我爹兄弟两个,叔叔已经去世,两个儿子还在村里。
    一见面,堂哥就显得不高兴,说按老理,我们应该先来他这里来,因为这里才是根。大哥忙解释,济南和平度的姨是长辈,都80多岁了。
    大哥问堂哥忠立(比我大一岁),身体怎样?堂哥说,还行,就是腚巴骨时常疼。有意思,多正宗的乡音啊。吃饭时一个劲让我们哈酒,多刀菜(夹菜)吃。听到这些,一下子想起了爹娘说话的口音和样子,这口音和四连指导员老韩头也十分相近。在这个语境中,我也时时蹦出“哈酒、刀菜”样的单词。
    我一直以为,崔家庄么,崔姓人家是先于窦家到了这个庄子。堂哥说,是窦家先来的,早年这里就叫窦家庄。不知道什么原因,崔、窦两族打架,窦姓人败了,认熊吧,庄子改成了崔家庄至今。
    完整的老院子全村只有二爷爷家一座,二爷爷的孙子有神经病,一个人住在那里,当然没人给他盖什么新房了。倒好,老院子得以保留下来。现在每家都有很好的高墙大院,早已经没有昔日农村的样子了。附近是开发区,大量的韩国人在那里投资建厂,难怪平度城里的店铺招牌上都同时写有汉、朝两种文字。
    爷爷早年去海参崴作过买卖,把我爹留在了大连。家有地不太多,土改时评个地主、富农也不过分,(据说在山东,家有10亩地可能就能定个地主,但在东北地区,也就算个贫农)但他人缘好,没通敌也没害过人,善待长短工,干完活回来给他们红糖水、茶水喝,过年时给他们送粮,送肉。爷爷最后被定为中农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村里有比他大的地主,否则就一定要整出一个地主来。邻村当时就没一人够地主条件,一个人家里有头牛,最富有,地主就和他挂钩了一辈子。
    大哥今年74岁了,他出生的老屋还在,四十年前回来过。他一个人四处走,找他小时候喜欢爬的那棵大树和附近的一个湾(小池塘),在街上居然还碰到了小时候的光腚伙伴,50年代他还去过哈尔滨我们家。

sd2.jpg

    走在崔家庄的街上,最显要的招牌上写着“窦老四肉食店”,走进去一看,竟是不小的超市。我和女主人说,这个店应该有我的股份,因为小时候,人家就叫我“窦老四”,逗得她哈哈大笑,她对象(山东人管爱人统称‘对象’)还比我小一辈呢。
搜狗截图20130711100513_副本.jpg

    堂哥带我们去给爷爷和叔叔上坟,墓碑上只刻着葬主子孙的名字,女儿孙女们的名字不能上,说是老规矩。
    又到了一窦姓人家看了家谱。两米长卷轴家谱躺在长长的木箱子里,有400多年历史了,每家保管一年,年三十都到这家拜祖,上面有我爹的名字,不在世的人名才能写上。从家谱上看我这一代是第二十二世是“忠”字辈,我们的下一代应该是“泽”字辈,可下一代全跟着我大哥的孩子一样,整了个最简单的“一”字,我儿子就叫窦一辰。
    领我们看家谱的76岁老人,和我们同辈,叫窦忠福,和我五弟名字相同,真是好玩,我给他俩拍了张照片。
搜狗截图20130711100513_副本_副本.jpg

    平度市现在发展的真好,跨入全国经济百强市,卫生城,教育尤其发达,交通十分便利,在公路高速上跑一小时就到青岛。
    寻根问祖,近年兴起,这是盛世太平、多数人能吃饱饭的标志。
    匆匆而过的一行七天,兴奋、新鲜又疲劳。脑子里一下子塞进了那么多老家和老辈人的逸闻逸事,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一时难以理顺明白。
    对一些并不辽远的事件,过去多从课本、书本上或从影视、传说上得到,可眼前的所闻所见却使我产生了一种触摸历史的直感。
    原本只是想看看老家是什么样子,看望未见过面的姨和一大堆的同辈们,却变成了一次真切的寻根之旅。
                                  2007年5月1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1 23: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地主的孙子,你是地主的外孙!咱们俩又整一个“臭味相投”,咋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08: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显庆 发表于 2013-7-11 23:36
我是地主的孙子,你是地主的外孙!咱们俩又整一个“臭味相投”,咋整?

看出来了,怪不得都这么有才呢?地主家的子孙根基很深。(王显庆老师还是我们的半拉老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5: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豆兄的《寻根之旅杂记》写得很好,真实的历史,流畅的文字,质朴的情感,读来有吸引力。那张母亲怀抱幼儿的老照片如民国画报资料,服饰背景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显得精致而珍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2 16: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3-7-12 15:55
土豆兄的《寻根之旅杂记》写得很好,真实的历史,流畅的文字,质朴的情感,读来有吸引力。那张母亲怀抱幼 ...

窦老师把老人家的照片保存的真好。这么多年的老照片仍然清晰可见,珍贵的老照片。看得出真是千金小姐,小脚不大,三寸金莲。窦的妈妈有文化,当年是委主任。老人家善良、慈祥、热情好客。我们当年都居住在平房,是近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4 1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土改也好,解放也好,改天换地富人家却遭殃,这种历史谁人可以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4 14:5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后,心里五味杂陈,不知说什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9 13:06 , Processed in 0.0329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