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480|回复: 4

主流阶层、上层社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16: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流阶层、上层社会

    时不时听到留洋人士或国内居士抱怨,在国外,时间再长,哪怕你宣了誓、入了籍,也极难进入所在国的主流阶层或主流社会,只能永远做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言下之意,在国内,凭自己的奋斗和本事,能进入主流阶层。主流阶层亦指上层社会,由那些有权有势、腰缠万贯的人士结合组成,他们有控制和引导这个社会的能量。
    最近看了几篇文章,对主流阶层有一些新的认识。一篇是北师大女附中66届高中生刘进的文革道歉发言。她说:“我感谢许多出身平民家庭的同学,你们文革前受压抑,文革中受打击,你们的遭遇和感受,使我对阶级斗争教育的危害有了更多更具体的了解,帮助我打开视野、换位思考,在反思文革、观照自己时,有了更大的勇气和持久的动力。”从这一句话可以认定,刘进不是平民家庭出身,而是文革中最吃香的革命干部或革命军人家庭出身。这句话说的“你们文革前受压抑,文革中受打击”充分证明早在文革前我们的社会乃至中学里就以家庭出身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受压抑”、“受打击”,那连二等公民都不如。而这是发达国家、民主国家最忌讳、最鄙视的。
    另一篇是《孔丹口述——难得本色任天然》一书摘要。
    孔丹,“文革”前北京四中的高材生,校团委副书记,北京第一批中学生中共党员。首都红卫兵西城纠察队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连续发布10个“西纠通令”,曾对“文革”初期运动产生很大影响,他因此两度系狱。其父孔原解放后曾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主任、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全国人大常委副秘书长等职。
     孔丹曾任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秘书。1984年,在其秘书任上,身为国家经委干部,孔丹与冶金部干部董志雄联名上书,给中央领导人陈云写信,反映在整党中应如何正确对待“老红卫兵”的一些想法,是对当时清理“三种人”政策的反思,由陈云、胡耀邦、李先念批示,邓小平、赵紫阳、乔石圈阅,成为中央政治局会议文件,最终在政策上作出调整。
    十二万字一本书。除了谨慎的回忆和真挚的反思,孔丹口述史还展现了一个典型红二代的“朋友圈”。从中南海里的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四中的同窗和兄弟;从胸怀天下的学界翘楚,到叱咤商海的红色资本家,孔丹一身传奇。
     孔丹在北京四中就读6年,1966年毕业。在初中时和陈小鲁一个班,高中和薄熙永一个班。孔丹的弟弟孔栋,也是后来从其他学校的初中考到北京四中的。
     孔丹的语文特别是作文,成绩最突出。从初中开始,几乎每一篇作文都是范文。后来薄煕来开会时一见到孔丹,总是开一个玩笑,说:“哎呦,孔丹在我们学校,那篇篇是范文啊!我还记得有篇范文的最后一句话……”
    孔丹说,北京四中崇尚勤奋,推崇自主自学;另一个校风是崇尚俭仆,不是一个干部子弟飞扬跋扈的地方。
     1965年四清运动中,发生“四六八”学潮(北京四中、六中、八中)。当时四中领头的同学,大多比孔丹高一年级,比如邱会作的儿子邱晨光、刘澜波的儿子刘安东、宋任穷的儿子宋克荒、李井泉的儿子李新桅、宋之光的儿子宋扬之等人。这些人多数现在都成为孔丹的好友。
马凯大孔丹一岁,后来留校做了政治老师。
    这中间有个小插曲。王军大孔丹6岁,是老大哥,那时已经是海军军官了,在湖北造船厂做驻厂军代表。 孔丹从小就和王军非常熟,他们经常在一起下围棋,有几次孔丹彻夜陪王军下棋,从头天晚上7点多到次日凌晨5点多,然后王军开个摩托车把孔丹送回家,孔丹再骑自行车到中南海上班。
     1975年夏天,王震曾要孔丹去给他做秘书。王震当时是国务院办事组副组长,相当于副总理。那时,原来的秘书伍绍祖要离开,王震要孔丹去接他的班。这样,孔丹在王震那里呆了差不多有3个月的时间,每天跟上班一样。但后来国务院办公厅不批准,说因为对孔丹的父亲(孔原)的审查还没有正式结论。因为这个原因,孔丹没去成,由张爱萍的儿子张品去接任伍绍祖,当了王震的秘书。
     1976年底,耿飙受命成立中央宣传口,实际是恢复原来的中宣部。耿飙通过他的儿子,也是孔丹的同学耿志远,给孔丹打招呼,说他们现在需要工作人员,听说孔丹不错,希望过去工作。孔丹其实没有和耿飙直接接触过。孔丹就从经济研究所调到中央宣传口办公室当了秘书,从1977年1月至1978年夏天投考研究生,历时1年多。
    后来,耿飙调任国防部长,孔丹没有应邀跟随他去做秘书。此时,中央宣传部已恢复,部长换成了张平化,孔丹也经常跟他出门、出差。(习近平是耿飚国防部长任上的秘书。)
     1981年研究生毕业,孔丹分配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当助理研究员。没多久,孔丹被任命为张劲夫同志的秘书。张劲夫当时受命组建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张劲夫身边做秘书,从1982年6月至1984年9月。
1984年,在孔丹决定去光大的时候,王军要他去中信,段君毅要他去做海淀区副区长,吴敬琏推荐他去上海做经委副主任。
     段君毅当时在北京市当市委书记,他的儿子段存理是孔丹四中同学,专门找孔丹说:“我父亲特别喜欢你,他希望你到北京市来。”段君毅其实已经有一个考虑了,他问孔丹:你现在什么级别?孔丹说,副处级。他说,海淀区缺个副区长,你干怎么样?”
     孔丹还是去了光大。孔丹给王军推荐了秦晓,他说:“王大哥,秦晓,我四中的同学,文革我们是一起过来的,他能力很强,很多方面都比我强,最起码外语比我强,他干过外事局副局长。我相信秦晓到你这儿,一定能给你帮上忙。”
     孔丹还曾向当时的北京西城区委书记陈元推荐了马凯。现在马凯还说:“如果不是孔丹,我不会到西城区工作,也不会从政。”
     2009年,习近平视察习仲勋同志当年下放劳动的洛阳中信重机公司(原为洛阳矿山机械厂),孔丹前往接待。一见面,他就对周围同志说:“孔丹的母亲和我父亲在国务院是同事。”孔丹赶忙应答:“哪里是同事,习仲勋同志是副总理兼秘书长,我母亲只是副秘书长,是下级。”他笑言,那也是同事啊。
    孔原、孔丹、孔栋父子三人都迷恋桥牌,经常在一起与万里、吕正操等老同志较技,还拿过多次冠军。其间,可能因为名声在外,孔家兄弟俩还被邓小平邀到家里打桥牌,一周两次,大约三个月左右。
有时孔丹孔栋会被留下吃晚饭,饭后再战。一大桌子人,令他俩很拘束,老爷子会很体谅地说一句:“来的都是客,不要客气,随便吃吧。”随后就一言不发了。
    孔丹从小到大到老的这个朋友圈,平民根本挤不进去,除非是高攀婚嫁或入赘的媳妇姑爷。高干子弟的老三届,从上山下乡开始,其人生路径就和平民子弟渐行渐远了,当兵、上学、从政、经商,无不搞得风生水起,赚个名利双收、盆满钵满。前一阵子,红二代连续举行座谈会,缅怀他们的前辈,地点以人民大会堂居多。这个圈子似乎越老抱得越紧。没听说美国总统的后代抱团画圈的,他们要画圈的话,比我们红二代的大多了。
    老一辈说过,还是用我们自己的人放心、顺手,所以文革结束复出后习惯找老战友、老部下的孩子当秘书,这样做,他们心里才踏实,感到江山在自己手里。这种做法,归结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合适吗?
                      石予民(2014.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 23: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家天下”?什么是“封建王朝”?中国几千年来一而贯之,未曾改变。国民党如此,共产党亦如此!说什么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其实都是虚无的政治游戏,都是笼络民心的口号。其实还是封建主义。换什么罐子装,里面的药都没变——中国的反封建革命远未完成。可是这一点没人敢提出来。所以,你说要实行民主,那你的想法就太奢侈了。就像两岁的孩子硬是要跑三步扣篮框一样的虚妄。还是想一想如何把儿子培养成太监,女儿培养成宫女才是正经。那样说不定一不留神成了个李莲英、西太后什么的,不就“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00: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年,教导我们长大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多少人都在自觉的按照“五项条件”要求自己,磨练自己,实际上都是一场空。几十年后才明白,接班就是掌权,掌权的人就是干部,当干部那是有条件的,就是要以“阶级”划线,出身不好的、家庭有历史问题的人,考大学,考好大学都没门,重要岗位上更要是根红苗正的人。文革前下乡的知青中,很多人是学习成绩和方方面面都极其优秀,参加了高考,结果任何学校也不录取。文革后,当年的老师告诉,考卷竟没往上送,在学校的资料室发现了自己答卷,老师说是上面的指示。大学上不了,工作吧,也不行,只有一条路,下乡去。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注定是无产阶级分子,再接下去还是无产阶级分子,无产是好事吗?无产就是穷光蛋,穷光蛋光荣吗?都是穷光蛋,就能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共产主义?
    查查那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谱,有几个是“无产阶级”出身?打下了江山,坐了江山,造反起家时个人的追求和政党的承诺“自由、平等”都跑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要生生的炮制什么阶级呢?只能用“幌子”才能解释清楚。
    这样的怪论,竟能通行几十年,祸国殃民。
    文革后,用自己人放心,这是既定的大政,这样的文件时效也超过三十年了,敢公布出来瞧瞧吗。为什么要用自己的人呢,怕失去红色江山,说白了是怕失去既得的利益吧,怕不可靠的人算旧账吧。什么确保江山不变色,不变色能改革吗?什么几个代表,只能代表他们自己。
实际上,自己的人就放心吗?堡垒从内部攻破最容易,不是有现成的实例吗?
    如果把这些被称为自己人的“特殊”阶层自改革开放以来攫取的巨大利益公布出来,老百姓能忍吗?
    即使在孔丹、陈小鲁这样小圈子里,不少明白人,在缅怀他们父辈的活动中,他们的缅怀内容和目的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似乎从来不关心所谓“接班”的问题,有人还认为所谓“接班”是“血统”论的延伸,他们很平民化,无野心,不是他们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历了文革的上上下下的磨难,相信他们的觉悟。于光远的女儿在追忆父亲的文章中写道,“我和父亲告别,也和我这个“共产党高干子女”的身份作最后的告别。在美国居住了三十三年,什么事都是自力更生,平等待人平等被人待。这个身份早就只用在自我调侃的时候了。父亲这一走,如今我便名实相符地和共产党没一毛的关系了。”于小康的文章——《身份》)

   国家已经大大地进步了,慢慢来,中国梦,不要着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2: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丹的朋友圈基本就读于北京四中、八中等重点中学。四中更是重点中的重点。现在讲一个新词——教育资源,文革前,高干子女占有优良教育资源所居比例不会低了,推荐上大学,他们也占了优。社会确实早就不公平,文革前于此更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20: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颜逸卿 于 2014-1-22 20:53 编辑

    予民大哥的随笔,颇有见地,总会给人带来深思,抑或反思,也见显庆大哥跟帖一针见血,窦兄附议入木三分。在下读来甚是赞同,脑子里重叠的是封建王朝的选秀、內荐、结党,甚至觉得历时千年的科举,不问年龄出身,相对公正公平,倒也有些可爱之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21 09:22 , Processed in 0.03211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