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河南行散记(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0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14-5-4 18:41
细雨游园,走笔牡丹,各展风韵,蔚为大观。

  仁兄妙笔点评,在下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0: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09年在洛阳牡丹园天桥上的留影。
DSC_0001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予民 发表于 2014-5-8 10:07
这是2009年在洛阳牡丹园天桥上的留影。

景色美,心情美,花儿美,人也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5-8 10:41 编辑

                                             (二)

  离开牡丹园后,下午我们来到龙门石窟。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洛都本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而在龙门山色风光之中,最为辉煌的便是“龙门石窟”,这里是我早就向往的地方。天上仍飘着绵绵雨丝,但我们游兴不减。走近景区,远远看到碧波荡漾的伊水和淡淡雨雾中横跨伊水上的龙门大桥,眼前宛如一幅朦胧雅致的水墨画,让人心旷神怡。我们先往西山景区。行至大桥西侧,看见桥孔上方两个 “龙门”大字很有气魄,出自陈毅元帅手笔。

DSC02946.JPG
龙门大桥西侧桥孔

  穿过桥孔,走进景区的塔式大门,我们的目光从山水风光转到了龙门石窟,立即为眼前那恢弘的气势所惊叹。但见伊水两岸崖壁上,森罗万象的一个个石窟犹如蜂巢般密布,南北长达一公里,它们与龙门山色相映成辉,成为洛阳佛教最为兴盛的风水宝地。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10万多尊,碑刻题计2800块,佛塔60多座,均为我国石窟之最。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逐一观赏,所到之处,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潜溪寺、万佛洞和奉先寺。

DSC02991.JPG
龙门石窟外景一角

  由禹王池依崖南行,踏石阶至半山腰,便来到西山北端第一个石窟,那是因寺下泉水涌流而得名的“潜溪寺”。我们看到,寺内窟顶藻井浅刻着一朵大莲花,供有七尊大佛:主佛阿弥陀佛、两个弟子、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和两个护法天王。这是唐代较为典型的佛教“净土宗”所供奉的“西方三圣”造像石窟。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在须弥座上。他面颊丰满,比例匀称,流露出一副慈祥、睿智的神情。左侧北壁的观音菩萨,头戴高冠,身着披巾,饰璎络,左手握净瓶,右手执塵尾搭于肩上。右侧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导游说,他与主佛造像是龙门石窟中唐代石雕最优美的两尊。洞内前壁两侧的护法天王,身披铠甲,高颧大目,体魄雄壮,一副唐代武将孔武有力的形象,就连踩在脚下的小鬼夜叉也雕刻得生动传神。看得出,唐代的佛像不同于北魏早期石窟造像那种远离尘寰、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造型,而是充满了浓郁的感情色彩,更富于人情味,造型上也更接近人的自然形体美。我想,潜溪寺“西方三圣”中的阿弥陀佛造像正是这种世俗化的典型写照吧,它给后人留下了唐朝时期社会的审美观念,体现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价值。

DSC02951.JPG
  潜溪寺内的阿弥陀佛

  
  西山中部北端的万佛洞让我过目难忘。万佛洞窟顶雕有一莲花藻井,仔细辨认后我发现在莲花周围书刻着一圈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龛”。导游介绍:这座石窟是专为唐太宗和武则天做“功德”而造的。石窟内有七尊大像,西面正壁主尊阿弥陀佛,端坐在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我注意到不光佛像造型大气,那个莲花座亦很精致,下方还雕刻着四个承托宝座的力士,他们赤膊袒胸,肌肉突起,体态勇猛,十分形象。宝座上的阿弥陀佛面庞丰满圆润,神情静穆祥和,两眉之间深刻一智慧眼,身后雕有圆光和身光,寓意“光芒四射”。他一手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表示正在说法。阿弥陀佛两侧侍立着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两侧菩萨体态妩媚,装饰华丽,一派唐代宫廷贵夫人的打扮。两尊天王则身着铠甲,足踏夜叉,一副孔武威赫的模样。

DSC02959.JPG
万佛泂内的阿弥陀佛像,两壁雕刻着一万五千尊小佛

  在主尊座后,浮雕着一幅“一佛五十菩萨”图,又称“阿弥陀五十二尊茶罗”,是佛教净土宗“西方净土变”最古老的图画。整枝莲茎连着50多支莲花,每支莲花上各坐一姿态、神情不同的的供养菩萨,造型别致,颇具匠心,表现的是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净世”。我想,这里面一定有着丰富的宗教故事内容。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我就被两壁众多小佛给吸引住了。一万五千尊小佛啊,排列得密密麻麻,有的只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却个个雕刻得神情毕现,形象生动,要完成这么精美的石雕作品,得化费多少时间和心血啊,真是令人赞叹。细细看去,那小佛下方还雕刻有12个伎乐人,她们分为舞伎和乐伎。舞者衣带飘逸,体态轻盈,舞姿优美;乐者或吹、或弹、或奏,手执唐代流行的笙、笛、箫、筝、琵琶、钹、细腰鼓、击板等乐器。显然这是一支正在演奏的宫廷乐队。还有一件得值得欣赏的石雕作品,是在洞外南壁上方的一尊观音菩萨立像,高近一米,发鬓高束,长颈细腰,左手提净瓶,右手举麈尾,含蓄端庄,姿态微妙,充满了唐代女性的韵味,是龙门石窟中观音造像的一件杰作。如今虽然头部受损,但仍能看出她优雅的造型。导游说,早年我国戏剧大师梅兰芳参观龙门时,曾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模仿吸收运用到他的表演艺术中,成为一时美谈。

   DSC02963.JPG
  万佛洞外的观音立像
  
   我觉得万佛洞犹如一幅立体的宗教画卷,从各具仪态的群像雕刻,到满壁生辉的万佛造像,从“一佛五十菩萨图”所表现的净土世界,到伎乐人轻歌曼舞的“宫廷乐队”,互相映衬,使整座石窟充满着佛祖那种令人敬畏的气氛,显现出当年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与文化艺术的高超造诣,我留下深刻印象。

  当我们冒着细雨,登上颇为陡峭的百余级台阶后,便来到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而又最为辉煌的奉先寺了。我深深地为眼前这座气势磅礡的佛龛而惊叹。它是将整座山体劈成南北宽约36米,东西进深约40米的门形崖面,然后依崖造像,雕凿而成。规模之大超过了龙门所有的石窟。据说这是唐高宗为唐朝太宗追福所营造的,为了开凿奉先寺,武则天还曾专门施脂粉钱二万贯助建。眼前所见的奉先寺,9尊大型雕像沿崖壁一字铺开,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另外还有两个供养人,整个佛龛布局严谨,协调匀称。雕像高度均在10米以上,主佛卢舍那至高至尊居中而坐,通高17.14米,其中仅头高就有4米,耳长也近2米,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最为高大的。“卢舍那”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形象,他结跏趺坐在八角束腰莲花须弥座上,身上除了稀疏的弧线衣纹外,没有任何琐碎的雕刻,而将表现的重心放在他的面部,丰满清秀,圆润和谐,姿态庄严肃穆而又敦厚睿智。他嘴角微含笑意,似向人间芸芸众生传达着慈祥与和悦,而他稍向下俯视的目光,恰恰与礼佛者仰视的目光交汇,令人畏而不惧,可敬可亲。而且无论你处哪个角仰视大佛,他的目光总是在注视着你,足以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撼。大佛“光明遍照”的面部形象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伟大杰作之一。在卢舍那大佛两侧侍立的迦叶、阿难二弟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形象。年长者迦叶肃穆持重,年轻者阿难,丰满圆润,温顺虔诚。两侧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络宝珠,肩搭帔帛,下束长裙,体态婀娜。在服饰上完全不同于卢舍那大佛随衣挂线的简洁手法,而是精雕细琢,不厌其繁,突出了二菩萨雍容华贵,端庄矜持的气质。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两侧充满动感的天王和力士造像。北壁的北方多闻天王,身披铠甲,单臂托塔,足踏地鬼,威武雄壮。二力士则赤膊袒胸,面目狰狞,使人感到一种古代勇士刚强暴躁、勇猛逼人的性格。

   DSC02976.JPG
  奉先寺中卢舍那大佛与二弟子、二菩萨

    DSC02984.JPG
    DSC02989.JPG
   卢舍那大佛

   奉先寺北壁托塔天王像


    DSC02978 (3).JPG

   奉先寺中力士像

  卢舍那大佛龛这组雕像,主从分明,高下有别,刚柔相济,气势磅礴,最大限度地张扬着佛教精神,显现出唐代皇家石窟的恢宏气派。导游进一步介绍:从另一角度来看,这组雕像又像是宫廷皇帝临朝执政场面的神化,众星拱月,卢舍那大佛俨然是帝王,二菩萨是嫔妃,二弟子是文臣,天王、力士则是武将。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卢舍那大佛是按武则天的形象雕造的。武则天也正是借助佛的形象登上了皇帝宝座。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武则天亲率文武朝臣驾临龙门,参加卢舍那大佛的开光仪式,她在正对奉先寺的伊水东岸一块巨石上礼佛,并击鼓奏乐,直到今天,那块巨石还被称为“擂鼓台”。奉先寺的凿造规模、艺术设计,以及雕刻形象的塑造,代表了唐代美术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不仅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已被广泛认为是世界石雕艺术的一大杰作。
  离开这儿之前,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仰视卢舍那大佛那充满睿智的微笑,心里不由得一阵颤动,这是古代艺术的朝圣和礼赞,是永具魅力的美的写实。一千五百多年了,透过历史的浮尘,它把曾有过的辉煌一直书写到今天!我想,石窟艺术并唯佛教独有,佛教石窟艺术也非唯中国独有,但是,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谱写着整个佛教艺术史中最为壮阔的一章,而龙门石窟便是其中最为辉煌的一页。今日有幸亲眼目睹,尽管是九牛一毛,我亦深感不虚此行。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0: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4-5-8 10:25
(二)

  离开牡丹园后,下午我们来到龙门石窟。唐代诗 ...

龙门石窟人潮涌动。还是雨天人少好。
DSCN4207家园.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08: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牡丹1.jpg    
    欣国荣校长游记,赏洛阳牡丹,图文并茂,
    各色牡丹,争奇斗艳,还带露水珠呢。
      牡丹.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9 08: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5: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家芸欣赏,我在洛阳牡丹园里还看到一块牡丹石,深色石上呈现洁白的牡丹花,天然的,很奇特。

牡丹石.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05: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6-4 09:25 编辑

                          (三)

  游览洛阳白马寺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座佛教名刹坐落在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丛中,隐隐透出峥嵘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神圣之感。中国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佛门子弟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即祖师之庭院,佛教之发源地。这使洛阳白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区别,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白马寺已经历近两千年,虽寺址依旧,但屡经兴废。今日的白马寺保持着明代重建时的形制布局和规模。


山门.jpg
白马寺山门

  走近白马寺,见到寺院山门为牌坊式拱券三门洞,三洞皆以灰砖和青石券砌而成,据介绍,部分券石上刻有工匠的名字,从字体上看,此种券石应是东汉遗物,是白马寺内现存最早的文物。顶为主附形单檐歇山式,以青色筒瓦覆盖。门两侧傍翼八字墙,正门上镶嵌石匾额,题刻“白马寺”三字,为明代嘉靖三十五年太监黄锦重立。因一般寺院多建在幽静的深山,故其寺院大门被称为“山门”,皆开三门洞,由于山门开三门洞,又称为“三门”,即中是空门,两边为无相门和无愿门,也称为三解脱门。我想,等一会我们从中门进入寺院,这也就是“悟入空门”了吧。

  我看到白马寺山门外有两匹引人注目的石马,左右相对,石马高一米多,长二米多,头戴辔络,身置鞍鞯,看上去性格温良,雕工精细。白马寺的名称与白马有关,这就要说到我国第一次“西天取经”了。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明帝夜寐南宫,梦见一高大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上飞绕。第二天早晨,汉明帝召集大臣,告其所梦。傅毅启奏道:臣闻西方有神,名曰佛,形如陛下所梦者。明帝听后,便派大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三年后,汉使同印度高僧佛学大师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翌年,明帝欶令于洛阳西雍门外兴修僧院。因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归来,故僧院命名为白马寺,是为了纪念白马功德。据说白马死后被隆重埋葬,至今白马寺还留着葬白马的石棺。眼前的两匹白马是北宋“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驸马都尉”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马,1935年德浩法师住持白马寺时,将石马迁置于山门前。了解了白马驮经的故事后,我仔细端详着石马,不由想起《西游记》中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的白龙马。我国两次西天取经的艰辛途中,都有白马的故事,我感到很有意思,并对眼前的石马有了一种不一般的感觉,仿佛它们身上亦有着慈悲的佛性,让人敬重,难怪各地来瞻仰白马寺游客,均在这两匹石马前驻足,凝视良久。


石马.jpg   
宋代的石马

  进入白马寺,便见到山门内两侧的钟鼓楼了。钟鼓楼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现今的钟鼓楼为1991年所修建,为方形歇山顶双重檐两层楼阁式。晨曦初露时敲钟,红日西沉时击鼓,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醒冥昧。钟鼓声是寺院报时集众的法器,也是佛事活动兴盛的标志。 “马寺钟声”为历代文人骚客叹咏礼赞的古都文物胜景。史载:白马寺原有一口大钟,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更深人静之时,僧人杵击,钟声悠扬飘荡,四野传响,听之使人心旷神怡。更妙的是,只要白马寺的大钟一响,远在25公里外的洛阳城钟楼上的大钟也会应声而鸣!可谓“洛阳两古钟,东西相和鸣”。站在钟鼓楼前,看着往来的香客,我想一千九百多年来,这里时常红烛高照,青烟缭绕,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礼拜,诵经,在晨钟暮鼓声中,送去了人间的寒暑春秋。
钟楼.jpg
  白马寺钟楼
  
  游览白马寺,我第一个感觉是寺院的建筑历史久远,大雄殿始建于唐宋,元代重建,明代改建;天王殿和大佛殿初建于元代,明代重建;接引殿原建于明代,光绪年间重建。清凉台是一座砖砌高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之处。印度腾、兰两位高僧曾在此台禅居和译经传教,第一部汉文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就是在这里译出的。


  白马寺中的佛像亦有特色,这是我游览中的第二个感觉。现大雄殿佛像是从北京故宫慈宁宫大佛堂请来的,并按大佛堂内的布局安奉。造像精美绝伦,色彩金碧辉煌,为白马寺镇寺之宝。大雄殿里的三主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皆为元代“夹纻干漆”造像作品,是传世极稀的文物瑰宝。因自宋代后,我国夹纻干漆造像工艺渐渐失传了,而元、明时期的作品更属凤毛麟角。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大雄殿的十八罗汉,除西排有一尊戴兜,着上衣下裙外,其余皆为比丘相,披袈裟,着僧衣,衣服上彩绘描金,纹饰丰富多变,衣纹流畅自然。他们的身形,坐姿,面相各不相同,手印迥异,所拿法器有别,神情各具特点,栩栩如生。他们是社会人生的写照,是现实生活里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概括,显示出造像大师的精湛技艺,是极为珍贵的艺术国宝。白马寺现存的这组佛教文物,是最后一批夹纻干漆造像中的杰作。据目前所知,这里的十八罗汉,为国内仅存的一例。


  让我感兴趣的还有白马寺中的植物,如清凉台上毗卢阁前左右各有一株明代所植古柏,已有四百多岁,高大苍郁,翠绿参天。右侧古柏有一凌霄树,攀沿依附在古柏上,其树枝与古柏交织在一起。听说每当夏季,凌霄花开,呈喇叭状,橙红色,点缀在葱翠的树枝中,形成满树红花满树叶,煞是好看,成为游人止步观赏的美景,被称为“白马寺凌霄缠柏”。现是暮春,未能欣赏到凌霄花开,我略有遗憾。
凌霄缠柏.JPG
霄缠柏(不是夏天,凌霄花未开)
  
  在大雄殿东侧的牡丹园中有棵吉祥古桑树,传说这棵树是老桑树根部发芽长出的第四代桑树,现今树围5米,树高13米,树身已向南倾斜,枝叶繁茂,树荫达400平方米。按中国习俗,宅院和寺庙中是不栽桑树的,因“桑”与“丧”音同,为人所避讳,故不植桑。白马寺为何种桑树,而且一直保存下来,那是有来历的。朱元璋称帝后,将关于栽桑麻的规定推行全国。当时的白马寺,有自己的田产,也要按规定种桑麻。白马寺的桑树就是这一时期栽种的,因种桑是皇帝的命令,能避险一切讳气,就一直保存了下来,成为了白马寺的“吉祥桑”,为白马寺添了一景。

  白马寺的六祖殿和客堂前,各有一行石榴树,树干老态,何时栽种已无人知晓。今树干根部已生出新枝。石榴不是中国原有物种,是从安息国(波斯)传来的。自汉明帝建立白马寺后,外国高僧不断到洛阳来传经布教。公元148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来到洛阳白马寺,他不仅带来了佛经,还带来了安息国的石榴种子,种植在白马寺内。由于是原产地的优良品种,所以石榴长得个大味美。据《洛阳伽蓝记》说,白马寺石榴一个重达七斤,味殊佳美。每到果熟季节,皇帝便派人来摘取,将石榴赏赐给宫人。宫人舍不得吃,再转饷亲友,往往要辗转好多家。由于白马寺的石榴不上市,要想得到,需要付出很高代价,于是便有“白马甜榴,一实值牛”的谚语便流传开来。导游说,多少年来,白马甜榴已经成为白马寺的一张名片,历代白马寺僧人都不忘在白马寺种植石榴,白马寺和石榴相依相随了。

  在白马寺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到这座古刹的不寻常。世界佛教起源于印度,中国佛教则始传于洛阳,洛阳白马寺又是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我想,白马寺之于中国,应如竹林精舍、祇园精舍之于印度吧。我还想到,佛教不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等国。所以,实际上对于诸如越、朝、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来说,白马寺也是其“祖庭”和“释源”。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4 15: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国荣校长的旅游文章,看后能增长很多知识。我去旅游就是看风景,游山玩水。王老师能从中看出历史文化,看出宗教传承,给我们以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6 23:33 , Processed in 0.0277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