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对联趣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0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65、陶澍儿时对东家

  清代湖南安化人陶澍,是嘉庆年间进士,道光时曾任两江总督,还做过太子老师。他是当时的名臣,又是文化名人。
  陶澍年幼时,家里生活较贫困,但是父亲还是想办法让他入私塾读书。小陶澍一边为人放牛,一边抽时间读书。他刻苦勤奋,不但读完先生布置的书,还主动找其它书来读,很快就满腹才华,出口成章。
  有一天,小陶澍放牛收工早了一些,东家看见了,开口就骂:

      小子牵牛入户

   陶澍应声对道:

      状元打马还乡
   
  不但对得工整,尤其是表达了小小年纪陶澍的雄心大志。东家听了,大吃一惊,从此再也不敢小瞧他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5: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166、左宗棠巧对屠夫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左宗棠是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后来一直做到宰相。
  左宗棠小时候天资过人,是远近闻名的小天才。有一天,他家里要待客,因为人手不够,就叫他上街去买肉。卖肉的摊主见是这个聪明的孩子,就想逗一逗他,也试一试他的才学。于是,就对他说:“细伢子,我出个对子,你要是对上了,我愿意送给你一块肉,你要是对不出来,那就对不起了,请到别人家去买。”小左宗棠只得点头同意。
  那屠夫的出句是:

      小猪连头一百

  意思是我这摊上的小猪猪肉,连头卖是一百钱。
  小小左宗棠听了,应声对道:

      大鹏展翅三千

  意思是我要学大鹏,展翅飞翔三千里。再仔细分析,“大”与“小”是天然对偶,“鹏”与“猪”是动物名词相对,“三千”与“一百”是数字相对。
  就这样,他提着屠夫送的一块肉和自己另外买的一块肉,连蹦带跳地回了家。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0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167、洪秀全人小志大

  清末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读书,13岁时成为秀才。
  一个夏天夜晚,他和一群小伙伴到池塘游泳。满天繁星,倒映在水面,被他们的一双双小手搅动后,顿时波光粼粼,一池生辉,煞是壮观。洪秀全见此情景,不但来了兴致,更开阔了胸怀,随口吟出一联:

      夜浴鱼池,摇动满天星斗;
      早登麟阁,挽回三代乾坤。

  上联写眼前,下联写日后,表达了他要早日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三代”,指夏、商、周三代,《论语•卫灵公》中说那时是“直道而行”。再看字面:“鱼”与 “麟”之对,“摇”与“挽”之对,“满天”与“三代”之对,“星斗”与“乾坤”之对,都极为工整。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1 17: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68、对联才子钟耘舫

  清代末年四川江津(今天重庆)人钟耘舫,工诗词,尤其擅长对联,有“长联圣手”美称。他小时候家贫寒,但他父亲还是想办法送他入学读书。教他们的塾师,原是一个高官,因为在官场失意,退居乡下教书。他常常给学童们灌输一些与传统的封建礼教相悖的东西,并引用南宋时候杜莘老的话“我得志饶君子不饶小人”,小耘舫接上去说:“我失意也是饶君子不饶小人!”塾师很是高兴,就出个句子专门让他来对:

      满腔子都是侧隐

  小耘舫脱口而出:

      一肚皮不合时宜

  这话正说到先生的心里。先生又出一句:

      嬉笑悲歌怒骂

  小耘舫已经摸到先生的心理,并深受他的影响,所以对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诗仙剑侠酒狂

  这个出句和对句,都是并列的三个词语,生动地刻画了不随之世俗,独立特行的性格和形象。从此,先生对这个学童更是另眼想看。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10: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169、对联神童李元度

  清末湖南平江人李元度,字次青,号天岳山樵。道光时举人,后来任贵州布政使。据说李元度小时候聪明过人,5岁开始写文章,7岁能写诗作文章,特别喜欢对联。
  他7岁那年,当私塾先生的外公在村外一座叫踏水桥的桥头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踏水桥下桥踏水

  运用了复字手法,其中“踏”、“水”、“桥”三字分别出现了两次。就是前面是桥名,后面将桥名的词序打乱,成了另外的意思,读起来像绕口令,很是有趣。
  小元度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连云山,便以此为题对道:

      连云山上山连云

  所用技巧和出句完全一样,读起来也像是绕口令。要说明的是,这副对联仅仅是字面较工整,而声律上不够和谐。但是,人们对巧联妙对的格律一般是从宽的。
  外公认为小元度对得很好,直到吃饭时候还在夸个不停。在场的元度的姨父似乎不大相信,就用筷子指着盘中的木耳出了个句子:

      木耳焉能听

  巧妙地借木耳之“耳”与人们耳朵之“耳”相比较,说这个“耳”是听不到声音的,想象很是奇特。
  小元度反应机敏,用筷子夹起来几根金针菜,调皮地在姨父面前晃了晃,对道:
      
      金针不及穿

  同样巧妙地借金针菜之“针”与人们的缝衣针之“针”相比较,说这个“针”是不能穿线缝衣的。
  从此,小元度这个“对联神童”的名号就迅速传开了。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3 0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170、黄鹂百啭,杜宇一声

  宋代时候,鄱阳的乐平(现在的江西乐平)有个少年,姓余名童。他幼年时就喜欢读书,吟诗作对,出口成章,能写出漂亮文章来。
  这一年的春天,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有个姓项的乡绅和他家的私塾先生带着一群学童到野外踏青。面对着一片片似锦的繁花,听到一声声悦耳的鸟鸣,教书先生兴致大发,即景吟道:

      杜宇一声春昼永,午梦惊残;

  说的是春季里白昼漫长,人很容易困乏,但是杜宇的一声鸣叫,却把人香甜的午觉给惊醒了。
  谁知他的话音刚落,也出来春游的余童应声对道:

      黄鹂百啭晓风清,宿酲消尽。

  意思是春日的早晨,和风清爽,令人陶醉,就好像是经宿尚未清醒的余醉,但耳边黄鹂的啼叫,使这醉意全消了。酲(音成),是指人喝醉了酒神志不清。不但同样具有诗情画意,对仗也极为工整。
  项某一听,连声叫好。忙派人把那少年找来,一问,原来他就是余童,项某大喜,当场就决定把自己的宝贝千金许配给他。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3 10: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4-2-13 09:34
170、黄鹂百啭,杜宇一声

  宋代时候,鄱阳的乐平(现在的江西乐平)有个少年,姓余名童。他幼年时就喜欢 ...

想不到有关对联的趣事这么多,看了既长见识又开心,谢谢国荣,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08: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卫东 发表于 2014-2-13 10:39
想不到有关对联的趣事这么多,看了既长见识又开心,谢谢国荣,辛苦了。

  谢谢卫东!今日是元宵节,祝卫东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08: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71、汗血名驹,圆吭仙鹤

    明代有个叫吴交石的尚书,膝下有两个千金。大女儿已经出嫁,女婿叫周金。吴尚书见青年金清气宇轩昂,非常喜欢,就想把二女儿许配给他,回到家里就向夫人说了此事。
  夫人认为,看人不能只看外貌,更重要的是看其才学如何。于是,她让丈夫把金清约到家里来,要亲自以对试才。她为金清出的句子是:

      汗血名驹,起足已存千里志;

  “汗血名驹”,就是汗血马,是古代西域著名的骏马,因流汗如血而得名。《汉书•武帝纪》有记载:“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释引用应劭的话说:“大宛旧有天马种,踏石汗血,汗从前肩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后多用来称骏马。这里的意思是,青年人要如骏马一样,胸怀千里之志。
  金清略加思索,对道:

      圆吭仙鹤,抬头便彻九皋声。

  “九皋”,是指曲折深远的沼泽。《诗经•小雅•鹤鸣》有这样两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意思是贤者虽然隐居于山野,但声名昭著,人们都知道他。后来常作为隐士、贤人的美称。以“仙鹤”对“名驹”,不但工稳,更有气势。此外,“抬头”对“起足”,以“九皋”对“千里”都十分贴切。
  吴尚书夫妻对这个金清甚为满意,就准备了嫁妆,择个吉日,把女儿嫁过去了。
  后来大女婿周金做到尚书,二女婿金清做到参政。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09: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14-2-19 10:01 编辑

172、风流梦醒,恩爱花开

  相传,黄梅戏创始人之一的邢绣娘,小时候曾有个指腹为婚的丈夫,名叫梅火望。
  有一年春节,梅火望用自己的名字写了一副春联:

     火三火四火什么
     望来望去望发财

  这副春联,词性不对,结构不当,平仄不谐,几乎没有任何艺术性可言,仅仅是勉强地嵌入了人名“火望”。这让已经是名角的邢绣娘很是丢脸。
  有人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邢绣娘和梅火望分手后,便下决心以出句征对的形式为自己择婿。
  消息传出去,前来应对的小伙子络绎不绝,很多人想趁此机会展示自己的文才,要娶这位黄梅戏名角为妻。但遗憾的是,这些看似满腹经纶的年轻人,经不了两个回合,一个个都相继败下阵来。
  这时,她唱戏的搭档王耀文来到她面前。
  邢绣娘见是老熟人,还是同行,便以黄梅戏为题,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唱黄梅戏,廿四史中少此卷;

  一语双关: 一是说《二十四史》中都没有“黄梅戏”的记载;又指戏曲中、历史上都没有出对招亲的故事。
  王耀文略加思索,对道:

      听采茶调,十三经外事多奇书。

  原来,黄梅戏是在清代乾隆末期由安徽安庆一带的湖北黄梅采茶调逐步发展而成的,至今黄梅一带仍以“采茶调”为黄梅戏的别称。二者相对,再恰切不过了。以“十三经”对“廿四史”,更为工稳贴切。以“多奇书”对“少此卷”,又含一层寓意:出对招亲正是“史”外别卷、“经”外奇书。
  邢绣娘听了,非常满意,原来,知音就在自己身边。于是,她又高兴地让对方也出外句子,自己来对。
  王耀文想了想,出句道:

      戏扣心弦,风流梦醒;

  邢绣娘听出了他的话外之意:戏曲故事虽然曲折反复,扣人心弦,但台上的夫妻只是假风流而已,下了台,这“梦”也就醒了。于是,她急忙表明自己的心迹,对道:

      情传眼角,恩爱花开。

    字面上是说戏台上的男女主角以“眼角”来“传情”,实际上重点在后面的“恩爱花开”。
  他们两人终于结为夫妻,共同为黄梅戏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也为以对招亲留下一段佳话。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28 19:55 , Processed in 0.0246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