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国荣

对联趣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1 09: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173、张才子以对获灯释

  清末咸丰年间,河南商城县有个才子,姓张名继贤。一次因为和某官宦家的千金苟合,被人发现,捉住送到县衙,关进大牢。
  张继贤在犾中,用四六骈文写了一篇《自供状》。知县见其文章典雅优美,言词恳切,又加上所述事实也令人同情,就有心想救这个才子,但他又不敢作主,便将此状送给汝南陈知府审阅。
  陈知府看了那篇文章,也惜其才华。就在某日夜里,亲自赶往商城,到狱中面试其才,出了个句子让他对:

  本府今夜探监,三更五点、五点三更,五五二十五点,点点不差,张相公何时得了;

  张继贤稍加思索,对道:

  小生昨日问卜,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有准,陈大人今日干休。

  陈知府听了,觉得他的确有才华,又到县衙查阅了他的案卷,当即宣布张继贤无罪,释放回家。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4: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174、愧得白身偕绿鬓

  清朝末年著名散文家吴汝纶自幼聪明好学,十几岁就中了秀才。父母早早地为他订了婚。但他却立志要考中进士,先立业,后成家,不料几次进京赴考都落榜了。
  他25岁那年,父母已不容他再推延婚期,决定择日为他完婚。他既有志于考学,又不好再三违父母之命,心情极为矛盾。于是,他就在迎新的花桥上题了个上联:

   十三经、廿四史、十载寒窗,未脱去那领蓝衫,愧得白身偕绿鬓;

  吴汝伦这个句子中的“蓝衫”,指的是当时秀才穿的衣服;“白身”指自己还未取得功名;“绿鬓”,则指新娘子。意思是自己寒窗十年,读了那么多书,至今还没有考中进士,弄个一官半职,现在结婚,愧对新娘子。态度诚恳,语言歉抑,又巧用数字和颜色,显示了自己的才华。
  花轿到了女方家中,早有人将那上联告诉了新娘。这新娘也是饱读诗书,略一思索,对道:

   甲子年、癸酉月、甲戍良辰,且牵着这条红线,行看黄榜点朱衣。

  以婚期的年、月、日干支对出句的数字,巧妙而恰切;以“红”、“黄”、“朱”三种颜色对出句的“蓝”、“白”、“绿”,更为恰当。意思是,你志大才高,我能够理解,但愿结婚不会妨碍你施展才华,我相信将来你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材。不仅对得工整贴切,紧扣上联,而且语含女性的温柔、妻子的劝慰和亲人的激励。
  果然,吴汝伦于第二年就考中了同治乙丑科进士,得以进身仕途,去施展自己的抱负。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2 17: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75、“凡鸟”与“可人”

  清朝末年,有个福建人在浙江当知府。他是个多情种子,家中妻妾成群,而他夫人何氏是个出了名的贤惠女人,对这事从来不加干预。这一天知府又得了一个美妾,名叫来凤。于是他一连几天大摆宴席,下属和亲友都对这新娘子的美貌赞不绝口。
  当时,楹联家梁恭辰也在座,他环顾四周,见新房中没有对联,便出了个句子让宾客们来对:

      群将美色夸凡鸟

  用析字手法,巧嵌新娘子的芳名:“凡鸟”二字合起来,就是“来凤”的“凤”(鳳)字。
  众人听了,好大一会没人能对出来。还是梁恭辰开口说:这种美事,都是因为何夫人贤惠,所以应该对:

      谁识贤名有可人

  同样用析字手法,巧妙地嵌入何夫人的姓:“可人”二字合起来正是“何”字,而又含“合人心意”的意思。
  大家听了,无不叫绝。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16: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176、葡萄架,玳瑁梁

  清朝末年,京城的翰林院有个叫陈御三的翰林,自幼聪明超人,又博览群书。自从当上了翰林,处处以风流自娱,大凡秦楼楚馆,舞榭歌台都留下他的足迹。这一天,陈御三到秦淮名妓大双那里参加一个聚会,应邀而来的,都是和陈翰林一样的社会名流,满腹才华。
  当酒饮到七八分的时候,大双拿出准备好的精美彩笺,双手递给陈翰林,恭恭敬敬地说:“都知道您是大才子,今天就劳您大驾,给小女题写一幅对联吧!”还求他当场挥毫写出来。
  陈翰林接过来,并不答话,先将彩笺放在书桌上。一抬头,看见书架上有本小说《金瓶梅》,便取过来随手翻阅,当看到某回的标题“李瓶儿私语翡翠轩,潘金莲醉闹葡萄架”时,似乎触动了灵感,转身挥笔写道:

      大闹葡萄架

  围观者见了这句子,一片哗然:这算何等联语?还有人为这精美的彩笺表示惋惜。
  却看这位陈翰林,不慌不忙,饱蘸笔毫,从容地又写出了下联:

      双栖玳瑁梁

  “哇!”大家一看一这五个字,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原来,有了这个下联 ,不但使对联脱俗,反而更妙了。首先,以鹤顶格嵌入了“大双”芳名,极有针对性;其次,“葡萄”与“玳瑁”都是联绵字,“架”和“梁”又是小类工对;其三,上下联都有出处,上联当然是出自《金瓶梅》,下联则出自唐代诗人沈佺期的《古意》诗:“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在“玳瑁梁”是对画梁的美称。上联俗而下联雅,还极为符合大双的身份。怪不得刚才还“哗然”的一群文人,这时又纷纷赞不绝口,连连击掌叫好。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5 19: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14-2-25 16:26
176、葡萄架,玳瑁梁

  清朝末年,京城的翰林院有个叫陈御三的翰林,自幼聪明超人,又博览群书。自从当上 ...

进坛必看 长大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山石头 发表于 2014-2-25 19:05
进坛必看 长大知识

多谢石兄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77、两只秀目,一碧深情

  清代末年,江南有个姓李的秀才,这一年到杭州参加乡试。他提前两天到杭州,为了放松自己,便一人到西湖游玩。西湖景色美不胜收。这时几个丫环簇拥着一顶小轿也路过这里,只见轿帘微微掀起,露出一张俊俏秀美的脸庞。原来是杭州城里一位姓杨的大户人家千金来游西湖。李秀才一眼就看了了人群中那顶轿子,正好与杨姑娘四目相对,两人一见钟情。杨小姐羞涩地一笑,放下桥帘,一行人又继续前行。李秀才亦跟了上去。
  到了一座亭子中,杨小姐丫环等人停下来欣赏景致。李秀才便到亭子旁的湖岸边,对着湖水朗声吟道:

      湖水涟漪,一碧深情,何不结藕?

  字面上是在问湖水“清且涟漪”(《诗经•魏风•伐檀 》),怎么不生莲藕呢?其实,这里是巧用谐音,“藕”谐音“偶”,意思是要对小姐说:像你这样清纯可爱的小组,早该有个伴儿了,怎么还是一个人出来?
  杨小姐也已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在亭子中一边掏出小镜子照,一边遥对道:

      秋波含笑,两只秀目,怎可无眉.

  “秋波”一语双关:既指眼前秋天的水波,又指美女的眼睛。“眉”字巧谐“媒”字之音,意思是让秀才请媒人来提亲。
  李秀才听到此言,高兴极了。于是,他充满激情地参加完考试工,匆匆回乡请媒人来牵这根红线。这边刚定下婚事,那边又传来喜报,他已考中举人——双喜临门!
(待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2:03:53 | 显示全部楼层
178、摘叶留心待后生

  从前某地有个心灵手巧、聪明勤劳的采桑女,不但长得容貌俊美,而且聪慧大方,颇具文才。
  眼看着姑娘一天天长大,提亲说媒的纷纷找上门来,老实忠厚的父母一时竟不知如何才好。采桑女见父母为难,就懂事地对二老说:“两位老人家已经操劳了几十年,女儿的婚事你们就别多操心了,我自有主张。”
  原来,她是想找一个情投意合,有文化而又英俊的小伙子,并且早已有了主意。她想的办法是出联征对,句子也是早就想好了的:

      采桑女,摘叶留心待后生;

  从字面上看,是在描述自己的采桑劳动:采摘成熟的叶子,而留下其“心”,等着以后的叶子再生出来。其实,这是个双关语,其含义为:我在这里一边劳动,一边留意,等待着我喜欢的“后生”(青年)。
  这个消息传开,许多小伙子跃跃欲试,有种地的,有打鱼的,还有会手艺的,像木匠呀,铁匠呀什么的,都想凭自己的才华争取姑娘的芳心。但很多天过去了,姑娘对收到的“答卷”无一满意。
  这一天,又一位青年来到采桑女家,送来了他的对句。姑娘一看这小伙子,高高的个头,宽宽的肩膀,浓眉大眼,两只裤脚还卷了起来。姑娘明白这是一个朴实能干的青年,心中已是有了几分喜欢,再看那对句:
      
      挖莲郞,盘根摸梗寻佳藕。

  也是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巧妙的是以“藕”谐音“偶”,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又含而不露。
  姑娘心里一动,眼睛一亮,点头答应了这桩婚事。
  仔细琢磨出句与对句,字字工整贴切,又是双关对双关,一个在“等”,一个在“寻”,恰成一对佳偶。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4: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179、落叶归根成老藕

  从前某地有个名士,名叫麦爱新,饱读诗书,满腹才学。他夫人原先也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两人相敬如宾,和谐美满。
  30年过去了,麦爱新逐渐嫌弃老婆年老色衰,产生了想再纳新的念头。但麦爱新觉得此事并不容易实施,两口子一生和睦,从来没有拌过嘴,红过脸,老婆更是没有任何能让他说个“不”字的地方,无缘无故,如何休妻?
  这一天,麦爱新在书房提起笔来,漫无边际地写着。一抬头,看见了墙壁上挂着的那幅《秋荷图》,来了灵感。于是,他找出一对专写对联的瓦当宣纸,在上联的纸上写下: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从字面上看,是在写莲藕,实际上是以“荷败莲残”比喻其老妻,句子最后的“老藕”,恰恰谐音“老媪”,就是老太婆。
  他老婆和平常一样来为他收拾书房时,看到了那个上联。想到老头子最近的言行,凭着女性的敏感,很快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她想了想,提笔写出了下联:

      秧黄稻熟,吹糠去壳现新粮。

  以稻谷为喻,意思是我就像那“穅”和“壳”,如果你真有“弃旧图新”的思想,尽管让“新粮”(谐音“新娘”)出现在家里吧。
  麦爱新回头看见了下联,不禁击掌叫绝,深为夫人的才思敏捷所叹服,更为钦佩的是,老太婆居然在这事上也能为自己考虑。能有这样的“糟糠”妻子,还求什么年轻的美娇娘啊!便当即打消了摒弃原配、再娶新妻的念头。
  再看这幅对联:以“秧”与“稻”对“荷”与“莲”,以“糠”与“壳”对“叶”与“根”,以“新粮”对“老藕”,都极为工整贴切;尤其是两个谐音词,更为巧妙含蓄,令人叫绝。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9 10: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180、声声鸾凤和鸣

  从前一个姓赵的大户人家,女儿已经和一个姓王的读书人订了婚。但那时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双方从来未见过面。这赵小姐却总是为此在心里犯嘀咕,不知道那小伙子的书读得到底如何。
  这一天,媒人受王家委托,来到赵家,商量结婚的事。赵小姐说:“结婚之事好说,一切由男方安排,日子当然要他们来定。但是我还有个小小条件,要王生对一副对联。”原来她是要试一试对方的真才实学。
  赵小姐媒人带给王生的上联是: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这是个复字、叠字巧联,还用了顶真技巧。以《周易》的“乾”、“坤”两卦,表示双方婚事已定。“乾”为阳卦,象征天、男人等;“坤”为阴卦,象征地、女人等。《易•系辞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王生见了上联,略加思索,对道: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以鸾鸟(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与凤凰比喻夫妇;以“鸾凤和鸣”(鸾鸟与凤凰相应鸣叫,声音和悦)比喻夫妻和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记载:“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凰)于飞,和鸣锵锵。’”以“鸾凤”对“乾坤”,以“鸾凤和鸣”对“乾坤已定”,极为工稳贴切。
  赵小姐对这个下联非常满意。不久,他们终于得以拜堂成亲。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19 17:31 , Processed in 0.0265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