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3567|回复: 5

今晚报--告别知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8 2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14-07/17/content_1132249.htm2014 年 7 月 17 日 星期 四

告别知青
胡发云
  知青从来就不是个有共同理念、共同利益的共同体。它只是纪元意义上的一代人。这个社会有多复杂,它也同样有多复杂;这个社会有多少利益冲突,它的内部也有多少利益冲突。只要看看“知青”前史——“文革”前及“文革”中的中学生——他们各自的背景、思想、社会地位就可以知道了。再来看看“知青”后史——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主流社会;有的倚仗家族背景,掌握并享受各种权利;有的下岗,沦落社会最底层;有的下海,摸爬滚打或招摇撞骗之后成为高尚人士;有的成为有各种职称头衔的精英,有的永远停留在小学毕业的学历上……
   至于做知青的那段岁月,这个群体中也是五颜六色的,有提干的、进厂的、“推荐”上大学的,也有在人走屋空的山乡,苦苦等待返城与家人团聚,也有将年轻的白骨扔在异乡。相互间的倾轧、构陷、龃龉、打斗也是家常便饭,特别是面临利益冲突的时候。而这些,在还没有来得及反思的时候,就被时代变动所掩盖,直到另一个温情怀旧的时代到来。
   “知青”这个多少人多少年来唯恐甩之不脱的社会身份,在七十年代后期终于从中国社会舞台上逐步淡出。其后很多年间,除了一些知青作家将它作为文学素材,大多数原知青早已忙着奔向眼花缭乱或百废待兴的新生活。知青生活往事,只是偶尔成为个人的一丝怀想,而没有发酵成社会生活中的一只大酒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老同学老插友最后的见面,都间隔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
   “知青”这个词重新在社会上活跃起来,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九十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在这场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大震荡中,立足未稳的广大原知青,由于年龄、学历、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家庭拖累及政策上的种种局限,很大一批人迅速地滑落为弱势阶层。由于迅速的边缘化,这些过惯了社会集体生活的老知青,渴望寻求社会认同,形成了长达数年的知青文化热潮。
   但是,这种热潮存在着很大的空洞与断裂——没有认真清理与思考这一代人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只将主题限定于相对单纯的插队时期,失去了对自己一代人在中国当代史上地位、作用、失误的重新认识,也失去了一个反思与提升的机会,这是这一代人自身局限使然。直到今天,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希望用往日的浪漫主义情怀,来温暖自己苍凉的心。还残留着旧时代虚幻但是已经无力的理念,如乌托邦式的社会平等,义和团式的反智主义,以及对于阶级斗争时代的隐隐怀念,并从这样的立场出发反对今日的种种腐败与堕落。既失去了旧的政治历史资源,又无法吸纳当代世界文明主流的思想理念,既被传统政治力量所抛弃,又不为当今的利益集团所青睐,这一切,已经明确显示出原来知青一代正在集体从历史舞台退场。
   所以,“知青”这个词儿,如今只承担着一点脆弱的道德情怀,它更多只是一种心灵抚慰剂,一处无所寄托的灵魂的避难所。在这次的论争中,一些意见依持的也常常是这种道德情怀,或对社会发展中必须建立的社会差序的本能的反应。
如果不给这个词再次注入新的内容新的生机,那么它最后的作用,只能用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临终关怀院。那时,让我们为那些即将离世的老知青们唱一首知青喜爱的老歌,讲一些插队落户的忧伤又温暖的故事。让离去的人,在一种温暖梦幻中,告别这个梦魂萦绕的名字。
   我们所有经历过上山下乡的人,只有通过我们每一个个体的重新确认,才能让这一代人共有的这个历史名称,以另外一种方式,另外一种形象,在21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站立起来,让别人说,这些人原来当过知青。
    写下这些,我终于把我数年来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这是非常艰难的。多年来,我曾为这样一个词付出过许多,但是我现在必须向它告别,为了我自己的思考,也为了不再在这个大词下逃避历史的真实,逃避我们当下面临的窘境,逃避未来的拷问与追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9 0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    真实对知青的历史及现状的分析   真实描述各阶层知青的心态和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9 22: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知青,但知青研究不能告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9 23: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念胜 于 2014-7-20 01:04 编辑
石予民 发表于 2014-7-19 22:13
告别知青,但知青研究不能告别.

   "知青研究不能告别"也就是为了“告别知青”,永远告别知青!永远告别“文革”!——李泽厚说《告别革命》!
    给我们的子孙千秋万代的子孙,一个不被人革掉命的也不去革别人命的清平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23: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文学》副主编肖复兴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知青在中国一直是个不可回避的历史现象、文化现象,最近知青文学也有重新升温的态势,但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作家已经到了应该与知青文学告别的时候了。”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一代人的局限性,仅靠我们来反思那段对中国产生全面影响的历史,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寄望于我们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他们写的知青文学或许会更真实、更全面。”肖复兴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4 23: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晓声公开表示,《返城年代》将是他知青文学的封笔之作,“《雪城》是为70后讲述的知青年代,《年轮》是为80后讲述的知青年代,那么《返城年代》可以说是为90后甚至00后讲述的‘梦醒历史',我想说的都说了,不打算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2 17:34 , Processed in 0.0189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