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2276|回复: 20

《心经与生活智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4 16: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6 07:54 编辑

                                       《心经与生活智慧》

   2005年8月,我在上海书展上购得一本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潘宗光教授所著《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

                     生活智慧.jpg

  该书在“《心经》经文”一章中写道: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经文短短二百六十字,却道出佛教的精粹,可谓言简意赅。它有不少译本,例如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曾经翻译过。但是,论到文辞优雅、义理圆满,则以唐朝玄状法师的译本为最佳,故亦以他的版本流传得最广。相传,玄状法师往天竺(即今印度)求法,经过蜀地益州空慧寺的时候,遇到一位身染恶疾、衣不蔽体的病僧。法师生起慈悲之心,将他带回寺中,悉心照顾至康复。僧人十分感激,于是赠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谢礼。玄状法师视之如珍宝,时常诵读,每遇困难必迎刃而解。有说当他在取经途中至莫贺延碛一带的流沙河时,由于天气火热干燥兼缺水,情况十分凶险。他依然努力不懈持诵《心经》,但终于因体力不支而倒在沙漠中昏睡过去。至午夜时分,幸而天气转凉,法师恍惚间梦见一位手持长戟的巨神对他说:“为什么不向前行,而在此睡觉?”惊醒的玄状马上跨马离去,不久便到达一处绿洲而得以解困。及至抵达印度那烂陀寺后,法师才知道送经给他的病僧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小说《西游记》的唐三藏取材自玄状法师,沙僧就是梦中的北方守护神毗沙门天。《心经》也成为普罗大众心中降妖伏魔、化解危难的灵丹妙药。这个传说或多或少带有一点宗教的感性成分,但无可否认的是,《心经》除了为我们指出修行的路向外,它本身还可以作为一个方便法门,经常把它持诵,往往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最低限度,它可以使我们心境平和,烦躁减少。大家不妨尝试于早晚抽点时间,找一个安静的位置坐好,将种种杂务暂且放下,静心诵读《心经》经文数遍,持之有恒者应可压力舒缓、头脑清醒,此亦不失为一个方便的静心方法。如果我们能更进一步去领悟经文中奥妙的道理,应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当可以从静心中开启智慧,使人生获得更大裨益”。

     

   
心经1_副本.jpg

心经2_副本.jpg

          壬寅端午抄录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7 10:56 编辑

  该书在“总释旨要”一节中写道:
  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身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不受困扰,从而提高心智的效率,就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课题。佛教中有一个故事:旗幡在疾风中飘动,幡下的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呢,还是幡动?答案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心在动!”这个故事并非是否定风动或幡动的外在环境变化,却是告诉我们:佛教不是以外物作为探讨的对象,而是以心灵作为首要的对象。佛教无疑是心灵的智慧结晶,但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实际出路吗?
  《心经》是佛教智慧精华所在,我们可以透过认识《心经》,领略佛教智慧,并尝试应用于理解现实人生问题。但在讨论经文部分之前,让我们先概略地介绍经题,弄清一些重要的概念,并且分析经文架构,以帮助对经文内容的理解。

1、   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是梵文的音译。“般若”普通话读作bo  re  (第一声和第三声),可简单解释为高层面的智慧,能不偏不倚地认识事物的真正本质。“波罗蜜多”意译为“到彼岸”,佛教将我们生活在被虚妄(即富于欲望、幻想)所缠缚的俗世间比喻为此岸,真实自在的境界为彼岸;佛法则好比由此岸出发,度过人生苦海而抵达彼岸的一条船。大乘佛教将由此岸度往彼岸的方法分成六个要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称为“六波罗蜜多”或“六度”,故“般若波罗蜜多”可简称“智度”,直解为智慧到彼岸之意。
  “心”解作心要精髓,《心经》可理解为《大般若经》的精髓。《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整个意思是叫人透过修行而体证“空”的精义,以高层面的智慧来超脱苦恼,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境界。
  《心经》的主要精神是指出人生的诸多苦恼都是由执著而来的,我们执著自我和我所拥有及认识的一切。它使我们明白并破除执著,且在修行之同时,自己亦应帮助他人进修,自度他,一起得到觉悟和解脱。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5 18: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校长好!
文章好,书法漂亮!
读过《心经》,并不理解。只对一句话印象深刻:“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5 20: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受益匪浅。《心经》的主要精神是指出人生的诸多苦恼都是由执著而来的,我们执著自我和我所拥有及认识的一切。它使我们明白并破除执著,且在修行之同时,自己亦应帮助他人进修,自度他,一起得到觉悟和解脱。
细细品味,的确有些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08: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6 11:38 编辑

  涓涓、韩清云两位好!谢谢你们跟帖留言。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发展及流传经过不同地区历逾两千多年,唯受到不同时间、地域的语言文字所影响,造成了现代人在理解上的困难。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先生的《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对人们初步体悟《心经》可能会有所帮助。查良镛博士说:“潘先生是科学家,头脑清晰而精密,他用了一些近代的哲学名词来解释《心经》,用浅近文字及易解譬喻,写成通俗的入门性小册子,以供对佛法有兴趣的大众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心经》是《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精华摘要,‘般若’更是难之又难。不过,读了潘先生这本浅解之后,即使不能充分明白,至少是走上了正确了解《心经》的正路”。
  本帖以连载方式介绍《心经与生活智慧》的有关内容。供有兴趣的朋友参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5: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7 10:58 编辑

2、因缘所生法
  世尊释迦牟尼佛教导说:世间一切事物不会永远固定不变,因为它们不能单靠自己生成而独立存在。其实任何事物,都必定依于因缘所生法而形成:一定有其主因,加上适当的助缘(辅助条件)才会产生。例如一颗种子,它本身是主因,但是单靠这颗种子是不能发芽成长的,一定要有适当的助缘:泥土、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这颗种子才能发芽、成长,终于成为一棵树。烦恼的形成也是一样,它不独是由环境、际遇、人事等外在因素,亦同时是由我们的知识、判断、偏好、甚至体质、情绪等众多内在因素的配合而产生的。
  既然要有助缘才会导致事物的产生,所以事物也会随着助缘的改变而不停在变,因而不可能有一个独自存在的个体。它最终可能由于部分助缘消失而随之毁灭,就象一棵树会因为泥土缺水干旱而枯萎一样。烦恼的止息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主动地通过调节身体、稳定情绪,提开心智,使烦恼减弱消失。明白因缘所生法的道理,我们就不会轻易诿过于人,相反,我们更能深入了解问题的形成条件,弄清它们的主次,人
而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15: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7 11:00 编辑

3  不执著、如实知
  为什么说人生的苦恼都是由“执著”而来呢?因为“执著”就会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停留在过往的认识或固有的价值之下,它不独局限了我们的视界,亦会使我们将个人的价值观当作为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假若执著于一个目标,一个方法或者一个概念,我们便会忘失背后的因缘条件,亦会失去弹性和开放性,在环境变化的时候便会很容易导致失败和烦恼。
  例如:有些人执著多钱财富的积累,忽略内在个人才能和品格的培养、家庭的支持、人际关系的建立,那么他们在遇到失败时便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以面对逆境的挑战;在现今社会的家庭,往往有些家长执著对子女的偏袒爱护,过分着意于物质索求的满足,却忽略了对他们情绪教育、性格开展等等精神的需要,致使他们在独立面对人生或遭受挫败之时无法接受现实,无法进一步思考去处理问题,最终可能走上自毁的悲剧道路。可见,尽管有最好的出发点,即如“爱”,一旦被执著了亦很可能会变成为害。
  很多人误解以为佛教讲“不执著”就是采取无所谓、浑噩放任的人生态度。其实“不执著”是指不为过往的认识所局限而如实地观察事物。就以办学为例,假如发现有些老师不称职,不尽责、甚至误人子弟,那怎么办?首先,作为校长,不能因为执著自己的偏见或权力而贸然行动,反而要客观深入调查。虽然我们难免有些个人的主观见解,但亦应努力尝试站在该位老师的立场去看整件事,综合两者的观点来找出事实的重点,才能出作理性明智的决定。虽然最终的决定与原先的判断看来或许是一样,但在精神上却已经过了一个正、反、合的历程。“正”就是指最先个人主观的直接反应;“反”就是透过对方的角度去理解整件事;“合”就是既非执著个人反应,亦非执著偏袒对方,而是找出事实的重点,始作出客观的决定。
  以上的生活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比拟,要能达至理想境界当然并非轻易,那必须经过持久的修行训练。“不执著”的修行就是做到完全觉知当下的环境与事物,不被过往的观念与经验的主观作用所局限,也就是“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嗅只是嗅,尝只是尝,触只是触,起念只是觉知”的如实知。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7 09: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国荣 发表于 2022-6-5 15:34
该书在“总释旨要”一节中写道:
  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身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 ...

   好文好贴。 好书法。谢谢国荣大哥。用不同视角诠释佛教文化的精髓,长知识,长见识。
   因学习书法开始接触和稍微深入地了解了《心经》的意蕴。心经不仅是佛教经典,也是文化意义上的经典,能给现代人以生活智慧。学习小楷的同时。抄写《心经》也成了我学习小楷的一种习惯。


微信图片_20220607123844.jpg

微信图片_20220607123851.jpg

微信图片_20220607123857.jpg

微信图片_20220607123902.jpg



   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心怀钦佩抄经诵经。抄写心经百卷以上。还临习过张旭怀素的大草心经和元代吴镇的心经。《般若心经》是养疗心病的良药。明朝的王阳明曾经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而这贼就是内心的烦恼,佛经中也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


   "心也是指我们心中的烦恼。而《心经》就是要治我们的种种心。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因此,《心经》可说是帮助我们找回自心的佛经,《摘录吉布编著图解心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7 16:33 编辑
刁嘉书 发表于 2022-6-7 09:22
好文好贴。 好书法。谢谢国荣大哥。用不同视角诠释佛教文化的精髓,长知识,长见识。
因学习书法开始接 ...

   谢谢嘉书!为你精彩的留言、精湛的书法和不懈的用功点大赞!

  《心经》确实博大精深,正如星云大师所言:“在卷帙庞大的‘般若’经典中,又以《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流传最广。尤其在中国,凡是佛教徒几乎都能将《心经》朗朗上口,甚至许多人以之作为日课,早晚熏修。在佛教消灾、祈福、追荐、祝祷等仪式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心经》语句随着磬鱼声宣流而出,精简的文字,深远的义蕴,像警钟般敲击心扉,感人肺腑。《心经》宛如其名,不但是般若的精髓,也佛法的宗要;不但告诉我们世间的究竟实相,也指引我们如何将颠倒妄想的生灭心转为不生不灭的真如心,故度一切苦厄。因此,历代高僧大德不但乐于宣讲,为这注疏者亦不知几凡。可惜的是,古文艰涩难懂,今人不易领略,再加上《心经》里名相很多,一般人更是无法窥其堂奥”。
  对于《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的评价,星云法师又提到:“潘宗光教授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公余之暇,发心推广佛法,利乐众生,今撰写《心经与生活智慧》,以其深厚的学养来教演妙谛,或分析演绎,或统一归纳,行文流畅,字字珠玑。最难得的是,他能善用生活周遭的例子来阐释名相,对于‘四胜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空’、‘有’、‘中道’等等,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一读再读,反复咀嚼,不忍释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7 1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国荣 于 2022-6-7 12:03 编辑

   4 、 空  

  有些人听到佛教讲“空”,就以为它是虚无缥缈、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其实并非如此!这就像我们对“零”这个数目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来它好像什么都没有,其实却是包罗万象,变化多端。
  任何数字与零结合起来都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例如: 只要在100的后面加上0位,就马上增大变成1000;“零”亦可以吞噬一个数目使它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要把这个数目乘上零,它便会消失得只余下零的答案;但若以零除一个数目,也可以将之变为无限大;“零”亦可以对其它数目保持中立而不作干预,因为任何数目加上或减去零也不会改变其本身数值。“空”就好像“零”一样富于包容性。
  这里先从“无常”入手来理解“空”。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不能硬说它不存在。但是我们知道事物是基于因缘所生法而产生:即不能单独地存在,而是与其所处环境有着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的;即不是恒久固定,而是变化无常的。譬如明白身体的变化无常,意思就是:我们知道身体是在不停地坏灭和生长,样貌和体格在一段时间后必定有所变化,故此不执著一时的样貌和体格作为恒久的价值。纵使由于年纪增加,外貌苍老而多了一些白发、皱纹,我们亦不必为此感到困扰。年老即有长者的尊严,正如我们不会因父母的年老而轻视他们,相反只会更加照顾和尊敬他们。年纪随着自然规律而改变,价值亦随着社会环境而改变,那并非个人主观意愿就可以独立创造出来的,执著外貌和体格只会徒然浪费精力而已。
  上述例子显示了外在事物的依存性,但更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内心也是如此,就是说:要能明白人的思想也是不停在变。在不同阶段,新的思想会出现,而旧的思想会遭放弃;即使在同一阶段,人的内涵无论多好亦会有坏的一刻,无论多坏亦总有好的一刻。
  所以,不要由于人过往的形象而对他的评价固执不变,否则只会产生很多生活上的烦恼。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会议时,各成员或会抱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它们可能分歧,甚至是对立的,但大多数能为会议带来不同的角度和理解。经过交流讨论后,随着对工作的理解加深了,我们心中先前的决定亦改变,因而归纳得出共识,并可寻求一致的答案。故此不因执著表面的分歧僵持不下,而应多听取别人的观点,深入了解其作用和贡献。我们既然不执著事物的一时现象为永恒不变,同时更了解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也不断在变,故此亦不执著一时的认识是永远正确。肯定与否定并不存在截然分离的界线,而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好像磁石上的南北两极一样,既是相反,也是相成。基于因缘所生法,事物呈现出变化无常的表面现象,由好到坏,由爱到憎,看似两边对立,其实是互动依存,没有独立的存在,佛教称之为“空”。
  我们尝试以夫妻的例子来说明两边分别的表面所掩盖着的互动依存特性。表面看来,丈夫与妻子是两个不同的人,但从名分来看,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为什么呢?因为未婚的男士不可称为丈夫,直至娶妻后,丈夫之名分才出现,所以无妻子就无丈夫;同理,未婚女士变不可称为妻子,所以夫妻名分是互相依赖并存在的。从夫妻关系来看,夫妻应要互相爱护、互相忍让,婚姻才能维持长久和谐,单方面的爱及忍让是无法令关系持久的。很多人往往都不理解“空”的互动性,而执著自己的见解,单向对方提出要求和指摘,令关系变得更糟。如果了解了“空”,我们便不会执著语言的争拗,反而自主地先作出改变,从而带动对方亦有所改善,通过互动作用,使关系改善而更臻完美。
  由于了解到这种两边对立却又依存的特性,所以我们不从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取舍判别,而是深入认识现象背后的因缘条件,明白它们的相同性,并将之统一。让我们回到夫妻争拗的例子,表面上夫妻两人虽各执一词,其实大家都可能同样是为了家庭的和谐或子女的教育等着想。夫妻往往为了子女的教育和前途等问题来争拗,譬如孩子应选修什么科目——文科、理科还是商科呢?倘若他们能明白大家的目标都只是帮助子女成长和发展,就容易找出统一的目标和方法,共同努力,协助孩子寻找出自己的兴趣和潜能,了解现实环境的需要,让他自己作出合适的决定,便可减免无谓的争拗。故此能分析出问题背后的因缘条件,从而认识到其中的统一性,向着主要成因对症下药,我们就不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消除双方的对立。所以说,不执著表面现象的任何一边,深入认识其中的因缘,从而超越两边的对立,这就是与“空”相应。
  “空”作为佛教用语,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不容易用语言固定它的含义,故亦不轻易用说话把它彻底阐明。但为了方便阐明和讨论,这里较强调将“空”作三方面的理解:事物呈现出变化无常的现象,两边相互依存而互动的关系,以及分别对立的统一



(待续,下篇介绍经文架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16 22:01 , Processed in 0.0453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