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620|回复: 1

胡同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3 13: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同文化
冯绪杰

  这题目有点大,除了下乡那几年,归了包晬在北京也生活了小六十年。说京城文化还行,胡同文化?胡同有文化吗?专家们说:语言习性,生活习性,饮食习性、厕所文化、性取向,都归结为文化。我要是专家,就建议专家们:你们不想挨骂,就别逼逼,忒他妈没劲。有几个南方和东北朋友,都旅居北京四十年以上了,想说北京话,到现在舌头还没捋直呢,你说上一句老北京俚语,这个几个能笑半拉钟头。所以,我们的口头禅:你丫没文化呀?又扯远了,其实今个就想说说胡同。
    东四四条有个胡同博物馆,去转了转,你说有啥收获?好像没有。老北京胡同的一词说法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一 人需要傍水而生,市镇的聚居则以水井为中心,因井而成市,慢慢便以“井”为居住片区代称,“胡同”为蒙语“井”的译音,遂逐渐演化成街巷的统称。二 蒙语将街巷称为“浩特”,相似音逐渐演化成“弄通”,最终成了“胡同”的叫法。东四地区是北京最早的胡区群之一。“东四”一词源于曾经的地标性质的四座牌楼,也是紫禁城东边的四座牌楼地区,慢慢简约成“东四”。从元代至清朝,这里居住的京城最显赫的皇亲国戚,朝臣商贾,学者伶人,这里更是京城最显赫的中心,直至今天,仍然保存着元大都的胡同肌理。
   而东四一带的胡同还是挺幸运的,这些胡同经历了七百年的岁月变迁,至今格局未变。街巷两侧是一座座古旧的门楼,一间间旧式的店铺,行走在街巷中如同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古老的年代。东四地区不仅建筑历史悠久,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令人瞩目。这里既有过皇室宗亲奢靡生活,也有过文臣武将辉煌、繁荣的足迹,既有过文人墨客的清雅书香,也有过近代军阀将帅的荣辱沉浮,还有富甲商贾一掷千金的豪情。
   胡同形成于元代,街巷严格遵循大街二十四步、小巷十二步的规制建造。街区内胡同排列整齐,四合院布局规整,显现了完整的鱼骨式的胡同肌理。当年西方人马可波罗对元大都的街巷赞不绝口,他这样描写--“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大街转入东四某条胡同的时候,真有切换了一个环境的感觉,耳边汽车和行人的嘈杂声忽然就没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条不宽不窄的胡同,左手边是树,右手边是建筑,胡同两边停放着各种交通工具,汽车、自行车。也有三三两两的人。也许这就是北京胡同,静谧,但充满生活气息。建立胡同博物馆有没有必要我不知道,有些东西必须传承,有些是在没必要传承,比方说,顶针儿、线笸箩、袜子版儿、缝纫机、DVD光盘、谁家一进冬天还买上一千斤大白菜,五百斤雪里红,谁家儿子搞了个对象,晚上九点还没家走就去指指点点?
   我今天到这家博物馆有寻幽探古心理因素,更多的是要了解年轻时耳濡目染,并不在意的古老传承是否有下家儿。总在想,什么时候古老优秀的历史景象与现代化融入一体时,才是真正古为今用典范,而不是政绩需要的易碎花瓶,盼望着!  

                                      2021年5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4 22: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211111.jpg

未命名_副本.jpg

333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9 14:59 , Processed in 0.0373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