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1443|回复: 3

后知青时代知青返城的艰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3 13: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知青时代知青返城的艰辛
蔡金玉

   1979年随着知青大返城高潮的到来,声势浩大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画上了句号。
    在农场,大部分知青都走了,拖拉机停在地里无人开,学校没老师授课。曾经生机勃勃的连队,热闹的宿舍,希望的田野,都成了历史。空旷的球场上复盖了一层小草,知青食堂的饭桌上,落满了尘土,蜘蛛网悬挂在墙角上。
    太阳还是悬挂在空中,照耀着广袤的大地,只不过缺少了往日知青们劳动的歌声,和嬉笑打闹。夜晚晧月当空,苍穹中闪烁的繁星,再也看不到知青宿舍的灯光,留下的只是破败的门窗和凄凉,还有岁月的记忆。
    也有少部分知青留下来没有走,主要是他们眼下工作好,或在机关单位、或在银行、邮局等部门工作,考虑回城也未必有好点工作。
    还有一部分知青因和当地青年结婚,按当时政策为不造成两地分居,不给知青一方办理回城。但可以办回一个孩子落户。
    一时间知青们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1990年以后,对知青政策又有了些变化:知青下乡前所在城市只要有接收单位(企业),可以允许知青返城。
    没能返城的知青,知道这个信息,人心开始浮动,眼看着回城欲望的火苗要熄灭,此刻又燃烧起来。积极和家里联系,挖门子,找路子,托关系,人人都想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想想当年知青们下乡时,锣鼓响,红旗飘,我们戴着红花,被人们夹道欢送来到了农村。现在遇到可以返城了,心里自有说不出的高兴,殊不知返城之路何其难呀!
    那些因为有好工作而留在农场的知青,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了回城的动机,他们的想法是,以前知青政策可以办回城一个孩子。现在有这机会,不想叫子女和父母两地生活,而且城里的监护人都年纪大了,已力不从心了,以免在孩子教育上造成欠缺和遗憾。
    “改开”后农场的经营管理实行承包制,土地都承包给个人了,有机车的住户,每家都承包好几千亩地,大部分职工都给这些承包大户打工,这些承包户成为农场经营体制改革的最大受益者。那些学校新毕业的学生,农场不再给安排工作,也是到处打临工。这种环境下,知青的孩子能适应这些环境吗?
    当知青怀着复杂心情,踏上回城那一天起,出生的城市,那里有我的父母,我的兄妹,我的亲属,它成了我们精神寄托,也浓缩了我们一段情深,对故乡是那么依恋,岁月不声不响,却让人慌慌张张,路就在脚下可以回头看,但不能回头走。
    90年代回城的知青,当时基本上可分这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家里有背景或者有门子。比别的知青回来稍早一点,这些人占知青的少数,回城后两口子都顺利地安排了工作,而且单位挺好,几年之后分到了福利房,生活上有了改观,生活质量比大返城知青好的多。
    第二种情况,有的工厂企业条件好点,按照相关文件,可以负责本厂职工下乡子弟回城,而且给安排工作,但是工厂不负责解决住房问题。这些都在办返城时明确下来。这部份知青心里觉得:总算回来了,而且有了正式工作,心里知足。这部份知青也算是幸运的。
    第三种情况,属于没背景没路子的。这类知青的父母看到别的孩子回来了,心中十分着急,动用自己人脉关系,包括自己亲属四处踩点,也许歪打正着,再通过请客送礼,回城的事算是办妥了。但是一些单位只同意接收人事关系,是农场的包括工资关系,但是不负责安排工作。因这类厂子本身就面临职工下岗分流的局面。这类知青虽然是回城了,没有工作,没收入也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
   但这其中有一部分知青,有能力活动范围广,视野开阔,而且还有技术,用不上多少时间,碰上好的机遇,或在亲友帮忙下重新选择了单位,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路在脚下各有各的道。
    第四种情况,费太多周折终于把户口迁回来了,可没有接收单位,工作没有着落。这些知青那段时间焦躁不安。心情跌落到峡谷欲哭无泪,上香找不到庙门,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繁华的街景,这里却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听到熙熙攘攘的嘈杂声,自己就像一个外星人,有一种被人抛弃的感觉。
    怎么办?他们要生活、要吃饭,再难也得活着。很多人到处找活干,干临时工,免强维持生活。一些人自筹资金,做起了小买卖,有的卖海货,有的卖水果,有的卖面条。这几类人的住房,大部分都和父母一起挤在单位分的福利房中,很少有自己买商品房的。只是经过多年的拼打,生活才有所改观。
    老知青的经历跨度大,人生境遇情况各异,但对返城后的知青,大部份经历曲折不尽人意,给个别知青造成了极大困难。
    有的知青虽然是有了接收单位,但企业领导忽视知青的实际困难。
    我知道的某个船厂有一位韩姓知青,单位把他全家三口人办回城里了,只负责安排他本人工作,并明确规定不解决住房问题。和他一起分来的几个知青,都和父母挤在一起居住,算是有了落脚之地。
    可是韩姓知青父母已故去,父母房子叫弟弟住了,自己回来无家可归,回来两手空空,那有钱买房呢?无奈只能租房住。有的知青给出主意;船厂旁边有一个仓库有几间房屋,是空着的,空了好长时间,房子有些破旧,听说是区政府的,修修就能住,你现在抓紧时间去找区政府,把你实际困难向他们反映反映。是否腾出一间暂住一下。通过多次沟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也许出于同情,还真答应了他们请求,这才算有了安身之地。
    刚有了安身之处,本想好好干,可又逢国企改革,企业减员增效,韩某干了没几年就被无情减下来。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失去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没了着落。全家坐在简易的房子里,望着简单的家具,欲哭无泪,呆呆地望着天花板,生活就是这么难呀!每顿饭没钱买菜,只能馒头蘸盐水。全家在生活压力下,儿子得了忧郁症,闷闷不乐,有时一天不说一句话。病情发作起来,连肥皂都往嘴里塞。
    弱者没有亲朋,哥们兄弟没有伸出援手,而是对他的疏远和鄙视。真的中了那句老话,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加上自己本人太老实憨厚,没有人脉,所以造成自己举步艰难,世态炎凉变得不尽人意。
    有的知青给韩某出主意,在塘沽这个地方,遍地都是钱就看你找不找。离海这么近,打鱼下网,也能有收入,但得有渔具和资金。再有每天都有大货车,进出港里拉焦炭,沿路上在车上掉下焦炭,你在路边拾焦炭一天都拾几袋子,把焦炭卖给做早点的,不也是一笔收入吗!比上班强。
    在知青们关助下,和家属不断找区政府和找厂方协商,把实际困难向他们诉说,在几方努力下,单位重新安排老韩回单位上班,并给他分配了一处住房,街道也给儿子办了残疾证,而且每月都有补助。老韩历尽沧桑的脸上,总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船厂是技术性很强的单位,刚进厂的四五个知青没什么技术。给他们分配的工作,是从坑里往外挑嗄斯灰(类似白灰膏)。这活不要技术,但又脏又累,嗄斯灰还有股难闻味道。这些知青年令都超过40多岁,也只能干这些体力活。下乡你们分清了麦苗和韭菜,在城里干活就不一样了。
    灰坑边,在他们那满是皱纹和饱经风霜的脸上,身上,溅满了嗄斯灰白点,更加显得苍老许多,与实际年令不符。偶尔停下手中活,用那被烟熏黄的手指卷上一只喇叭筒烟,悠闲地吐着烟圈。抬头望着那远去的天空和白云,想着那难忘的地方,逝去的青春岁月。
    知青们当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到边疆,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给农村带去了文明,用身体支撑了最困难时刻的国家大厦。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的汗水洒在了那片黑土地上。在历史长河中,在共和国的土地上,知青们的贡献,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谁也不可否认,我们知青对国家做出的贡献。


                       2023年10月2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0-23 1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返城知青边缘化,艰辛生活才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1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国庆 于 2023-10-24 10:53 编辑

      知青们大返城后那段时间,老蔡留在了北大荒,算算军马连最后留下的也就3~4个知靑,没能回城,可以想象当时心里是种什么滋味。但谁不想回城呢?好容易有政策了,可办起来何其难。这篇文章可以看做老蔡做为后知青时代一员的切身经历和内心感受。回望走过的路,不仅有艰难的磨励,也有努力后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4 1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颜逸卿 发表于 2023-10-23 13:28
返城知青边缘化,艰辛生活才开始。

我代老同学谢谢顔老师的留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5-3 04:41 , Processed in 0.0224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