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查看: 4425|回复: 2

知青足迹实录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25 1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足迹实录之九
我是农工,不是兵团战士

    自称了几十年的“兵团战士”,退休了,细细琢磨,才对它心生疑义以至异议。
    三百六十行,兵团战士算哪行哪业?在工厂正点上下班出力挣工资的是工人,脸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的是农民,扛枪杆子住营盘的是士兵,坐办公室的是公务员或企业管理层,挥教鞭吃粉笔末的是教师,站柜台出货收银的是售货员,倒腾货物搞流通的是商人。“兵团战士”这一职业,国家行业分类里可找不到,要说“军垦战士”、“农垦职工”,与“垦”、“农”沾边,还知道你是务农的。在兵团,知青始终拿的农工工资,即使上机务的也是,一开始定的农工一级,32元,后来涨到农工二级,37元,标准是文革前黑龙江农垦总局定的,看来,“破字当头,立在其中”,未必对头。我们在边境地区,还有幸享受10%的边疆补贴。比留城里当学徒工啃三年萝卜干的同学强不少。“兵团战士”的知晓范围太小,并不为全社会认知。况且这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殊称谓,和“五七战士”一样。
    组建黑龙江兵团时,知青还有本地青年很为“兵团战士”的荣誉兴奋自豪或苦恼彷徨了一阵,出身好的得意洋洋、昂首挺胸,反之则灰不溜秋、蔫了吧唧。肩挎带刺刀的步骑枪,或是端着铁把子冲锋枪拍张靓照寄给家里报喜显摆的不少吧。当时我没评上“兵团战士”,我想不至于因为父亲那点历史问题吧,来兵团前政审不是通过了吗。急得我抓耳挠腮,赶紧找支书(指导员的称呼是在连队组建被批准后才兴起的),支书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因为你家庭出身地主,所以不能当兵团战士。那天晚上从支书家出来,真是昏天黑地,一头雾水。赶紧写信问家里吧。好在父亲在我下乡不久即获解放,他回信大呼冤枉,说我们家多少代也没出过一个地主啊。接到家信,我又找连队领导汇报,也没给我明确答复。这就奇了怪了。仔细一想,坏了,得怪我自己。《足迹之五——家庭出身之争》曾提到我连当年围绕家庭出身是随父亲还是随爷爷引发的一场争论,我说过:“如果我爷爷是地主,可我父亲16岁就离家进城学徒打工了,以后再没回过老家,你说我的家庭出身跟爷爷有什么关系,我压根儿就没见过他。”肯定是这个“如果”害了我自己。
    组建兵团,政审查三代,人分三六九,自报公议,先民主后集中。各人的家庭出身、父母的历史问题一下子曝光在众人面前,人的尊严、隐私荡然无存,年轻人的上进心严重受挫。黑五类的,硬是逼人绝情地与家庭、父母划清界线、一刀两断,发誓不做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要彻底改造世界观,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记得连队里分武装战士、兵团战士、兵团职工。我们的老场长、名山农场头号走资派的女儿,初中毕业,分在“老头班”,每月才发给14元生活费,最惨了。个别青年包括知青还百般歧视欺负人家,心灵上所受的委屈与伤害至今难以排解。
    不到一年,连里让我当文书,职责范围之一是管理枪支弹药,三个武装排,二三十条枪、几支火箭筒,还有一些弹药,都归我管。我不成了武装战士的“二次方”了吗?至于我的家庭出身,我兵团战士的名分,就黑不提白不提了。也就是说,在兵团十年,领导始终没有正式知会我,你是光荣的兵团战士了。其实没过多久,上上下下忙于生产,似乎已经不太在乎兵团战士这个名称了。我想,既然让我管武器弹药,那父亲的问题肯定解决了。可是在我上学期间,1979年吧,学校政工组老师找我,说我的档案中有关父亲历史问题的材料属不实之词,予以撤销。这些材料竟然在我的档案里放了十年!而我却浑然不知。真后悔没要过来看看,然后亲手把它烧了,像土改时贫雇农烧地契、西藏翻身农奴烧卖身契一样。
    兵团屯垦戍边,亦农亦武,但农业连队还是以农为主,生产第一,当连长的对“突出政治”、“四好连队”、“四个第一”那一套普遍不感冒。我们连长解放战争参加革命,随三野解放大上海,从朝鲜复员到的北大荒。他满脑子的生产、地号,实实在在的“唯生产力”。直到现在打电话说的最多的还是天气、年成。平民百姓不懂战略战术,看到专司戍边任务的炮团、步兵团龟缩在界江之后近二百公里,当时就有人想不通:老毛子真要打过来,还不得我们沿黑龙江边的这些农业团先抵挡一阵子。“副统帅”“一号通令”下达那晚,机关副股长以上干部到招待所集中,和衣而卧,随时待命。其中不乏58年、66年转业的老兵,他们对这一“备战行动”暗中讥讽,直截了当地贬之为“扯蛋”。鉴今知往,看“邻居”金氏王朝如王小二过年,多少能读懂一些历史。只可惜,有些史实,只能让它永远鲜为人知、无处钩沉了,那就数百年后听戏说吧。
    和“拿起笔,作刀枪”同样节奏、前后差两三年的《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在北大荒唱响不久,它的“山寨版”也出炉了,有知青把它改成了“兵团战士喝汤歌”,是那个岁月一些生产连队的生活写真,要说知青也够“雷”的,而且不知借助了哪路神仙的网络,传得还挺快。
                             石予民(2009年10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5 12: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汤之歌》
汤,革命的汤,
兵团战士爱喝汤,
从宝泉、九三到赵光,
一直喝到建三江。
早晨喝汤迎朝阳,
中午喝汤暖心房,
晚上喝汤照月亮。
(注:宝泉、九三、赵光、建三江分别为二师、五师、一师、六师所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6 19: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没把这是当回事,知青睡一个炕,吃一个锅里饭,都是一个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30 07:53 , Processed in 0.0352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