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家园

 找回密码
 请使用中文注册
搜索
楼主: 王念周娅

查哈阳之恋--黑土地情难割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3: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18 11:50 编辑

查哈阳之恋(10)
明珠小城查哈阳
1
    进入查哈阳地界,一幅悬在国道上的电子标牌横进入我们的视线:“查哈阳农场欢迎您”。这样的迎宾语标牌经常见诸于省市地界边缘,不奇不怪。但我们这些曾经将青春留驻查哈阳,心系故乡的人见到在这样的话觉得十分亲切。家乡的迎客词让人微醉,“少小离家老大归”的兴奋和到家的松心感使路途疲劳也随之而去。
无论来自祖国哪座城市,凡是在查哈阳呆过的知青,都会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我初到到查哈阳的时候,所在的10连隶属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师55团,团部就在查哈阳。后来编制重组,55团分为三个团,10连划归67团,团部改在金边。1972年我离开查哈阳后,67团又并归原55团。近半个世纪以来,尽管查哈阳的建制和归属不断发生变化,但黑土地没有变,知青在这里书写的青春年华没有变,建制和归属的变化不能改变我们知青将查哈阳当作第二故乡的认知。
  如果说,当年知青时代的查哈阳团部只是一个大的村庄或小镇,那么如今的查哈阳则是按照一座小城市的规模建造发展。街道市政上下水工程,路灯、绿化和居民小区等均按照城市管理运作。居民区、商业区和公务区界限明显。整个城镇从规划到建设以至管理都很成熟。民居楼一般四五层,在中国其它地区随处可见的高层住宅这里也可以看到。主要街道两旁民居的底层都为店家租用,公安、交通、税务、邮政、通讯、广播等城市该有的服务和管理部门这里统统都有。小城的雏型已经形成。
    查哈阳农垦局的办公楼是一座9层高的现代化建筑。其规模和气派在法国的中小城市也不多见。办公楼前的广场宽敞庄严,通往办公楼的主要大街之宽犹如北京的长安街,就连街上的路灯也选用了长安街的路灯式样。场部办公大楼的对面是铁栅栏围起的别墅区,里面几十座式样不同的欧美风格的三层小楼。每座楼分两家居住,据说别墅区是场部领导的家属宿舍。紧邻别墅区,沿大街是成排的公寓套房。公寓的建筑采用英式建筑,尖形的屋顶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我从建筑工人处得知,据说是整体照搬了上海一处称作泰晤士小镇项目的建筑式样。神州大地处处山寨,这里也不能幸免。
   查哈阳的建设规模反映了中国小城镇的未来和发展。当初由开拓团劳工,转业官兵、劳改犯、支边青年和老农场职工几代人近百年持续垦荒和开发建设,将昔日荒草连天野茫茫的荒凉之地改造成塞北江南的鱼米水乡,建成景色如画同江南有一拼比的明星城镇。
晚宴后,我们漫步查哈阳街道,边走边漫议四十年前55团场部和今天的城镇变化。中心广场上灯光闪烁乐曲悠扬,人们在跳舞。广场舞能够普及到查哈阳这个边陲小镇出乎我们大家的想象。更没有想到的是:查哈阳的舞场地之大,几千人在同一个广场跳舞,人数之多在中国罕见,我在北京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千人共舞的场面。这个广场有几个足球场大,交际舞、广场舞和僵尸舞分三大舞圈同时起舞,舞圈之间仅留出很窄的空间。统一着装的舞者踏着舞点,晚风清韵脸上洋溢着幸福欢快,散步者纷纷驻足观舞。广场弥漫着节日洋洋喜气。宽敞的舞场上人体律动,舞场上空三种舞曲交叉回响,各舞圈间观舞的人头攒动,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在广场的人群中穿插,置身于一片祥和的幸福之中。
    在外转游了一天,晚上我们回查哈阳场部,前路一片漆黑。公路没有路灯,我们在黑暗中靠车灯前行,远远见到灯光闪烁的场部就犹如沙漠中见到有水的绿洲,查哈阳在当地方圆百里的垦区就是明珠城镇。我们看到第二故乡能够有如此的变化深感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4 1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14 13:09 编辑

查哈阳之恋(11)
知青情赤子心
1
  上海知青这次回乡为查哈阳场部准备的纪念品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金属模型。中国馆的建筑造型采取中国农村称粮食重量和数量的“斗”。上海知青将自己人生的一段青春回忆,将留在查哈阳的知青情融在这件礼品中。从礼品形式的设想、式样的选择到礼品的确定,整个过程都体现了10连上海知青心系查哈阳--这个曾经抚育过他们的第二故乡。上海知青将这个浓情厚意的纪念品从二千多公里外的上海由众人一路呵护,捧送至查哈阳。
  这个定制的金属模型的下方有一行字:“心中怀念查哈阳。太平湖10连上海知青留念”。制定的礼品是上海知青的心愿,也是我们10连全体知青的心愿,是我们共同留给第二故乡的希望。我们祝愿祖国的粮仓查哈阳能够日进斗金,五谷丰登。
   上海知青送礼的过程多少尴尬,未能完全如愿。他们未能将礼品交到场部领导或主管知青的部门。他们没有见到场部的领导,连负责联系知青的部门--武装部的人也没有见到。
  礼品不得不托人转交,甚至连个象征意义,礼仪性的交接程序也没有。我们在场部住了两天,也未见正主的露面。我不知道上海战友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作为局外人,我不好动问,但总觉得这事多少窝囊,憋屈。
  送礼是我们这次回查哈阳的一个重点活动,本应愉快但实际却不爽。认真琢磨,我们似乎也有不妥之处。我以为送礼时机不当是主要的原因。当前,神州大地国人正在围猎,从黑龙江农垦总局的书记到齐齐哈尔分局的局长以至查哈阳农场的场长,农垦系统三级的领导无一幸免都已入围中箭。
  他们各自以新的身份在另一地点相聚。未中箭者显然惶惶不安。中国的俗语是这样描述的: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绳。以前的受礼尚不知如何解释,怎敢顶风违纪再受新礼。这个时期最怕的是礼品过往,我们在这个当头送礼触眉头也就自然。如今的查哈阳农场大楼门可罗雀足以佐证。这样反思,我们也可从送礼的困窘中解脱。我们在查哈阳或多或少看出当前国家吏制改革的强劲和国家的希望。一份礼品映出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人生心态,映出这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性和每个人的人心。
  贺知章在离乡五十多年后回乡,慨叹家乡人事沧桑无常,留下“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的千古名句。我看着谭昕、朱兵、蔡伯刚、杨明根、黄志明和陈宝妹几个人兴致勃勃走向场部,也见到他们败兴而归的神态。这几位上海战友在四十多年前和上万名来自其它城市的知青曾经将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洒在了查哈阳大地,近半个世纪后,他们又将一腔热忱抛向查哈阳的蓝天。天地为证,此情何堪惜成憾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1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16 12:16 编辑

查哈阳之恋(12)
稻花香飘查哈阳
    查哈阳之美,美在天、美在地、美在稻田。
    查哈阳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蓝天。蓝天之下是广袤无垠的黑黝黝的土地。查哈阳垦区地处嫩江、诺敏江、白马河和阿伦河流域。四条大河蜿蜒围绕或贯穿查哈阳,密布大地的江河支流和太平湖、白马河两座水库更成为这片千里良田的天然保障。丰富的水系,得天独厚自然的硬条件使查哈阳列为东北四大灌区之一。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东洋人就看上了这片土地的开发价值,并将其作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
    日本鬼子对查哈阳的殖民早于对中国东北其它地区,更早于对中国的全面入侵。
    2014我们到查哈阳正值八月中下旬,无夏季的炎热,秋高气爽,风清云静,查哈阳最美的秋季是初秋。我们驱车前行,路旁是绿油油规划整齐的稻田。查哈阳的水稻生长有先天条件,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水稻灌区用的诺敏江水直接源于其西部兴安岭的高山,由雪水、山泉和融冰以及夏季雨水汇集而成。松嫩平原上诺敏江河套湿地水源多样化,且未受过工业污染的高山林水是查哈阳垦区优质稻田的天然优势,让查哈阳声名远播,是名副其实的“塞北江南”。我们眼前的稻田由田埂分隔成方块,阡陌纵横。田埂两边种树,中间或建支渠、斗渠或修建行车小路。一块块整齐的稻田在车窗闪过,稻田四围栽种的小树与稻田的绿色形成深浅色差,远远望去,深绿色的树成线围绕着浅绿色的稻田,一块块稻田规划布局整齐。正值抽穗灌浆期的稻田,在阳光下泛着碧亮的光,随風轻摆形成了一波波的翻动的稻浪,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景画。晚间的稻田更是另一番景致。查哈阳的月色寂静深沉,蛙鸣、树影和摆动的稻田形成一幅浓墨着色的油画,稻田之美在夜色的衬托下更显迷人。
    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农业国,直至本世纪初一直在世界农业排序第二。我在国外生活了三十多年,见到过法兰西大地的各种农业种植,也曾为之感叹。但我从未见过像查哈阳灌区这么美的稻田。在河流纵横水网密布的灌区,修建了以由总渠为主的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6级水利灌溉工程。农田基本建设之完善,在世界其它地区也不多见。
    看着查哈阳完善的灌溉工程,我的心绪倒流回四十年前。当时每到冬季,团里都要利用冬闲组织各连进行农田基本建设。1969年底,我到10连不久就参加了冬季修建灌溉渠的会战。炒尿素、打PAO眼、灌炸药、引炮。爆破点整齐排列一起引BAO,BAOZHA的轰隆声惊天动地,炸飞的土块漫天飞落,场面很壮观。我很高兴自己也曾参加过这里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觉得为查哈阳灌溉渠网的形成出过力而感到自豪。
    公路随稻田延伸,车在稻海中前行。田野是一片我们用汗水浇灌过的热土。黄澄澄沉甸甸的稻穗似乎很得意,不停地向我们点头。随风翻滚的稻浪告诉我们,今年查哈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秋高云淡,天上白云朵朵,田野稻海飘香,车厢内欢声笑语。回乡的兴致和愉快心情与汽车窗外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多年奔走劳累的一颗心在此刻得以安抚。身心休息是一种享受,也就是在这一刻,我悟到身心调养的精神境界。
    稻田的丰收自然而然让我们想到锄禾之苦。随着窗外景色的变换,我静静地向身边的爱妻讲述查哈阳的历史和我们为这里的建设所经历的艰辛。
    黑土地冬季长,五月天仍然春寒料峭,插秧季节,在齐膝深带冰碴的水田作业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10连没有水田,我们也没有品味踏冰插秧之苦。但苦了在查哈阳其他连队的知青。真不知道当初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查哈阳农场是总场,当地人用顺口句将查哈阳的九个分场连在一起:“金星金边闪金光,万发海洋稻花香,太平湖畔庆丰收,幸福之路查哈阳”。这个连句里面的金星、金边、金光、万发、海洋、丰收、幸福之路分别都是查哈阳各个分场的名字。我所在的67团是金边农场,55团1营是稻花香农场。用稻花香三个字的偏正词组当作农场的名字在句法上已属偏怪,而一个地区对稻田稻米的种植不到一定程度是不敢用“稻花香”三个字冠名的。
    路边随处可见的国家级、农业部、省级实验基地标牌足以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6 2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哈阳之恋(13)
微风轻吹麦浪翻

    查哈阳之美,美在天、美在地、美在麦田。
    我在法兰西大地驱车自驾行,见到路旁麦田中堆放的麦垛,自然会想起万里之外祖国东北边陲查哈阳的麦田,想起当年的支边生活。也许是出自对麦田的情思,我在北京家中也挂有一幅麦浪翻滚的油画。查哈阳金色的麦浪就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心中。
    法国画家米勒也曾经画过麦田,画面的是麦田收割后的情景。远处是麦垛和忙于夏收的村民,画面的主题是三个农妇在弯腰捡拾麦穗。米勒这幅油画《拾穗者》的原作在卢浮宫对面的奥赛法国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是游人在巴黎必看的一幅世界性名作。米勒是在巴比松的家中完成的这幅创作。
    巴比松离巴黎70公里,是远郊枫丹白露王宫附近的一个小村,村庄被大片的金色的麦田围绕。受周边田园风光的感染,许多画家定居在此写生作画,从而形成在法国艺术界影响力很大的流派,巴比松画派。夏季,我和周娅在工作闲余常到巴比松玩,在那里亲近大自然,感受艺术氛围。每每看到麦田我自然想到米勒的这幅画,也想起查哈阳的麦浪,这种不着边际望景生情的联想,深层源于情系查哈阳自然而然的表露。
    我在查哈阳经历了1970和1971两年麦收。每到麦收季节都很热闹,全团开动员会昭示麦收开始。各个连队的工作重点都转移到麦收工作。黑土地上的人将联合收割机称之为“康拜因”,这是个从英文直译的名词。在麦田里,几台联合收割机并排作业的场面十分壮观。一趟下来,一大片麦田就收割完毕。割下的麦秆随即脱粒,麦秆传至后面的拖车。汽车不停地运送脱皮的麦粒。远远望去,收割过的麦地和待割的麦田呈现不同的颜色。收割后的麦田,麦茬整齐,每隔不远就会有一个四方形的麦草垛。整齐堆放在那里。
    我曾经参加过康拜因机组的收麦。当时我在收割机麦秸拖车的后面,前面割麦,脱粒后将麦秸从后面吐至拖车。我的工作是不断将吐到拖车的麦秸左右平衡。这项工作操作简单没有技术含量,但很苦很累。其苦:麦秸吐出时伴随着许多尘土和搅碎的麦皮和微细茬,一天工作下来灰头土面,从头到脚满身暴土扬尘,嘴、鼻孔甚至耳朵也不能幸免。其累:人随机械定量。除了吃饭,机械转动起来从不停顿。就连运送麦粒的汽车也随伺在再侧,随着收割机边前行边接脱落的麦粒。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天下来也会天旋地转,累的腿肚转筋。如今这些苦累和查哈阳麦田一样深深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法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机械化程度很高。由于曾经有过农工的经验,我在法国乡村旅行的时候也留意在法兰西大地作业的农业机械。法国收割后的麦田留下的麦垛多为圆卷形,麦茬堆的也密实。查哈阳当年的麦垛是四方形,麦秸堆的松散。我不懂机械,但对农业机械一直偏爱,法国有适用各种农作物种植、除草和收割的机械,品种齐全。每当我看到法国大田农机作业的场面总要停车观赏。我总感叹,当初的查哈阳如果有这样的农业机械,我们就不用那么苦那么累了。
    我们此次回乡10连是秋季,无缘再见查哈阳风吹麦浪翻的丰收景象,也无缘再见多台收割机联合作业的壮观场面,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8 11: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哈阳之恋(14)
大豆田旁说苦累
1
    查哈阳之美,美在天、美在地、美在大豆田。
    提到查哈阳,人们自然就想到查哈阳的水稻。查哈阳水稻的名气过大,完全盖过了其它的作物。其实,黄豆和小麦也都是这个地区的特产。查哈阳夏季收麦,秋季收稻米、收黄豆,每个收获季节都很忙。
    大豆是查哈阳的特产,也是10连主要的秋季作物,种植面积很大。青苗的豆田所呈现的是与同期的玉米苗不同的深绿色。收获时豆秧变为黄褐色。大田色彩的变化预示着豆田的生长、成熟。机械翻耕的垄很长,豆垄笔直沿地面整齐延展随平缓的坡地起伏,田畴绵延犹如长龙匍匐在地。硕荚盈枝,鼓鼓的豆荚如小饰件随风轻摆。远远望去,条条豆垄整齐排列,豆荚丰满欲爆,悬挂在枝梗如风铃。爆裂的噼啪声不时传来,大豆摇铃给寂静的豆田增加了动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收获期农村田园风光的立体画作。
    当人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没有力气,也不会有心情去欣赏豆田的风光和美景。伴随着对查哈阳豆田的美好回忆,自然也不能忘记我们为豆田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大豆收获季节是我们农工最辛苦劳累的季节。清晨的露水使豆荚疲软不宜破裂,收割黄豆往往在上午就结束。收割大豆的动员会后,我们半夜起床,洗漱、吃饭,趁天黑就赶往豆田。当天空破晓,鱼肚初现的时刻,我们早已在田边手持镰刀整装待戈。记得当时我们几个知青在一起胡侃时,我还做过一副对联:上联:出工
起床三点半;下联:收工干到看不见;横批:两头见黑。
    豆秧低矮豆梗硬实,豆荚的顶部又硬又尖,伸手下去不小心碰到豆荚尖就会被扎出血,我们一天下来,左手没有不见血的。豆秧低矮,我们在割秧的时候不得不俯身。一条豆垄几里地长,不要说一路割秧,就是大弯度俯身走上几里路人也受不了。一天下来,身子似散架一样,腰疼、腿疼、手上血洞处处。有的青年割到地头就一头栽倒,连伸腰倒躺的力气都没有,状况惨不忍睹。更有人干脆跪在地陇干活。跪地割秧是知青的发明,更是一种无奈。一个秋收的几天劳动下来,更有很多人的腰弯的时间过长,反而觉得直起身子倒不如弯腰舒服。这种对超体能劳动新的认知,对劳动收获的悖论也算是改造天地,改造世界观的收获。割黄豆劳动的强度和对人体的征服力度以及对人精神的改造力度可见一斑。
    人的体能已经耗损到这个地步还在劳动,表明知青在靠意志和精神支撑着已经垮塌的体能。从另一方面讲,不干行吗?那些到地头连喘气的力气都没有的人缓过气来还要干。知青在生存线的拼搏精神不完全来自本身的热血或自身的觉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的压力。他们当中早在红卫兵的时候就被烘干了热血,然后被弃之荒野农田。政治生态环境要求他们必须在农村的广阔天地生存。不干不行。我们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户籍制度限制人们迁徙,尤其两元的户籍制度更束缚了人民转换居住地的可能。从大城市到查哈阳,单从户籍制度本身来说就是一种罚贬。知青在转换户籍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身份,随之失去在城市学习的可能,失去在城市就业以及粮油副食补贴等城市所提供的生存条件。继续在农村干下去体现了知青的生存意志,但也出于无奈。因为不干没有出路。
    在我的睡梦中经常会出现10连大豆田野的风光美景人们都说带有黄豆的梦是健康与幸福的象征。10连大豆田的田园画景是我的梦境。豆田的色彩之美是查哈阳的美,是我青春的回忆,是我心系查哈阳的情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22: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20 22:06 编辑

查哈阳之恋(15)
冯家围子话当年

    我和上海、哈尔滨的战友在这里驻足、拍照,一起追忆四十年前我们在这个屯子里共同生活的场景。小学校的教室、大茶壶的热水、食堂的大碴饭、红烧肉,小卖部的迎春烟和炉果……四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如今的冯家围子再也找不出任何过去的踪迹。东大桥犹如屯子东边的界碑,知青收工后散步最远就到此地止步。知青不但在这里散心倾诉,也在这里缔结因缘。
上海战友虞亚珍拍照后向我夫人周娅介绍,她与黄生洪的因缘就是在这里边散步边敲定的。近半个世纪了,东大桥的水流依旧潺潺,不再滔滔也没有断流。冯家围子不在了,10连知青的生活、知青的乡思、知青的喜乐、知青在这里消磨掉的青春年华也随之而去。唯有这东大桥还能见证四十年前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我16岁到这里下乡,19岁离开,正值求学的年龄却在这里空耗了两年多。看着已经消失了的冯家围子,我能说些什么?我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思绪在近半个世纪中穿插。云在天空变幻无常,在漂浮不定的聚散中见各种形态,冯家围子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对两年光阴的散失耿耿于怀,未免小家子气。人家成千上万的知青又该如何?他们耽误的青春不止两年,学业中断让他们困顿一生,一些人甚至一生都在弥补,电大、夜大进修不停。他们的冤苦又该如何倾诉?
    我们每个人在回顾各自美好年华的时候都选用“青春无悔”,但这句亮丽的辞藻用来修饰我们这些知青一代人曾经的过去就显得苍白不着调。青春无悔从曾经上过山下过乡的知青人口中喊出总让我困惑,不能理解。几年的蹉跎造成终身的困顿怎么还能够无悔?言青春无悔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贴切说应该是“青春无奈”。
    按固化的思维定势,青春无悔多少含有自欺欺人的因素。上山下乡是当时中华大地上演闹剧中的一幕青春版悲剧,是中华民族的一场社会浩劫。不但支边知青不满意,城市家长不满意,就连农村当地的农民甚至连国家也都不满意。祸国殃民,贻误了我们国家整整一代人。这场悲剧受损害最大的是国家和民族。这是一本冤有情债无主的烂帐,知青人除了自欺欺人很难再有其它解释。
    随波逐流被卷入上山下乡的社会潮流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我以为,青春无悔可权当被动的自我安慰,但不好张扬。毕竟时代误人,已经误己,就不要再误他人,尤其不要误导我们的下一代。著名的历史猎人以色列人西蒙·维森塔尔说过:“当人们记住过去的时候,就有希望。”用无怨的态度面对以往无奈的青春。青春无奈或青春有悔而无怨应该是我们对耽误的青春年华的人生总结,也是我们应该从中提取的正能量。
    站在瓦砾堆上远眺,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冯家围子已经是一片连绵无际绿油油的玉米地。几年的支边生活恍如一瞬,万里寻梦至此竟难觅曾经生活的痕迹。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对曾经的青春年华,不想不足圆梦,想的过细又会引起心情不好。冯家围子的泥土常常掺杂小小的玛瑙石,我捡了几块晶莹剔透的小石留做纪念,也是我们回乡的收获。
    这次我们一起回太平湖的上海战友冯忠秋在其故乡之旅一文中用“怀念又伤感”表达对冯家围子复杂的情感。这也是我和其他10连知青战友共同的心路。
    梦想总是美好,现实往往残酷。我宁愿将冯家围子深埋在心间,留存在梦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0 22: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20 22:18 编辑

查哈阳之恋(16)
难吞难咽大馇饭

  从10连场院往北约百米处应该是10连知青的大食堂。
大食堂本来是同男知青宿舍并列的一组红砖瓦建筑。说起查哈阳的支边生活,不能不提冯家围子10连知青的食堂和大馇子饭。
  大馇子饭是一种将玉米粒去皮,然后碾成两半或三半做成的玉米干饭。由于加工粗糙,有的玉米干饭甚至就是整粒玉米。玉米本是粗粮,大馇子又是一种粗加工的食粮。我在冯家围子两年多的时间,大馇子饭是当时知青的主要食品。
    记得1969年10月我初到10连的时候,食堂还有米面食品。但好日子1970年初就结束了。接踵而来的主食就变成了大馇子饭和大馇子粥,大米和面粉成了偶尔改善伙食的调剂食品。开始的时候,金黄色的大馇子饭中玉米粒粒饱满诱人,看着不错闻着也清香,只是吃起来扎不拉萨很难咽。偶尔吃上一顿也不觉什么,但是将大馇子饭作为我们每天的主食就艰难了。大馇子饭吃多了会烧心,反胃吐酸水,几天的大馇子饭吃下来大家都受不了。难咽的大馇饭,愁人的窝窝头伴随着咸水黄豆汤是冯家围子知青食堂给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
    玉米还是过去的老玉米,但今天的玉米在国人眼中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有了颠覆性的变化。大馇子确实能够最多地保留淀粉,保留玉米的精华。用现在生物、自然或绿色食品标准看,玉米是国际上公认的黄金类食物。玉米的脂肪、磷元素、维生素B2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玉米本身所含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对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钙、铁质可防高血压冠心病。玉米面中的膳食纤维能够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现代医学还在玉米面中发现了抗癌因子和可抑制肿瘤生长赖氨酸。现在的玉米的属性已不再是粗粮,而且精细的加工使本来涩口难咽变得滑润可口。尽管玉米的地位已经提高,我对大馇子饭的抵触依旧如故。法兰西有句成语:挨过烫的猫怕热水。我对大馇子饭的精神恐惧在心中。
    太平湖地区在1969/1970两年的麦收期间均遇连日大雨,造成连续两年麦收大涝,散在地里收不回来的麦子就地发芽。用发芽的麦子做的馒头发粘,不好吃。1971年的气象正常,麦子收成不错。从1972年以后,太平湖地区就不再吃玉米馇子和玉米面了,主要的食品改成面粉和大米。我是1972年春天离开查哈阳的,没有挨到10连知青吃大米白面的那一天。我离开冯家围子的时候体高1.78米,体重55公斤,当时身体很瘦,用今天时髦的词就是骨感。现在来看,我当时拥有骨感性很强的身体要拜冯家围子大馇子饭所赐。
    我在10连知青食堂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的炊事班长是来自上海静安区的女高中生陈雅云,副班长是主厨张师傅。食堂的工作人员还有上海男知青王洪根,鸡西市的女知青和另一外老职工小付师傅。我在食堂工作的时候伙食情况还不算差,以米面为主,大馇子为辅。后来变得以大馇子为主食后,食堂与知青之间的矛盾也就多起来。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吃出了一根不算短的头发。当时北京一个叫做孙镇强,外号我们称他“大方”的男知青领着几个北京知青去食堂的出餐口吵闹。当时的炊事班长曹龙花出来打围场解释。大方几个人仍旧不依不饶,就事闹事非要讨说法。曹龙花见解释劝说无效就摔了一句牢骚话:你们不就是发现一根头发吗!大方不示弱,回应她:如果吃出的头发多,你就成秃子了。大家一阵哄笑,曹龙花气得直哭。曹龙花这个来自上海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哪里受过这等委屈,甩手不干,宁到大田也要辞去炊事班长的差事。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在时过境迁再次重逢的时候,当年那些无厘头的吵闹也就变成了醇厚滋润心田的美酒。毕竟那是我们青春生活的插曲花絮。
    当时10连的大食堂就是这样,百来号知青在大食堂同时就餐,类似无由头的小吵小闹经常发生。尽管冯家围子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变,但在玉米地的天空漂浮着的,知青用青春岁月编织的故事仍然荡漾在我们的心中,凝聚着我们的情感。   
    如今再次回到这里不免触景生情,眼前晃动着尽是知青饭前欢快叫喊的场景,当年知青苦乐酸涩的生活仿若就在昨天。如今历经沧海桑田变化的冯家围子不再有知青的身影,不再食堂的炊烟,就连大食堂的建筑也无踪迹可寻,昔日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明朝杨慎的名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或许能够描画出冯家围子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沧桑以及知青对它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3: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22 23:07 编辑

查哈阳之恋(17)
北大荒屯忆往昔

    当年的冯家围子在查哈阳地区很有名气。1969年我到10连的时候,这个小村的知名度如日中天,正处在鼎盛时期。它之所以出名,主要是连指导员王绍武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这里出了这样的先进人
物,我们这个小屯子自然也成了兵团的先进连队。六十年代末的中国正处在动乱之中,那个年代的“积极分子”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劳动模范。尽管那个时代的先进后来都穷途末路荣誉不再,但即使在今天我仍然认为王绍武是一名优秀的基层
干部。
    当时的10连领导都能干而且还能说。每次麦收和秋收会战的动员大会,领导忽悠人的口才也是一绝。尤其指导员王绍武做起报告口若悬河,而且声音洪亮。他身材偏瘦,讲话是口若悬河,那激昂的腔调很难让人与他那疑似多病的板型瘦弱身材联想到一起。事隔那么多年,王绍武讲话时的神态依然能够清晰的在我脑海影现。“斗私心不要割韭菜割完一茬长一茬,要像拔大葱一样连根拔掉”。他的动员报告能够让我热血翻涌,尤其那句“口头嘉奖记于档案”就曾经激励了我在麦收和秋收黄豆的劳动中不顾苦不顾累。总认为自己为付出得到的认可一直如影
随形伴随着自己的一生。
    大约在八十年代中旬,我有机会翻阅自己的档案,才知道里面没有任何曾经受过表扬的记录。这个玩笑开的时间过长,我唯有苦笑。
    2014年8月下旬,王邵武出席了欢迎和欢送我们的宴会。相隔四十年,我又有机会再次听到了当年连队领导的讲话。他的讲话不再有往日的慷慨激昂的感召力,也没有任何让听者热血沸腾的鼓动性,只有平和亲情般的祝福。王邵武指导员和王占才排长、邵老师等二十多人在查哈阳设宴欢迎我们。
    大家在一起相见、叙旧。我们这些当年的知青也通过老职工的回顾捡拾了部分已失的记忆。大家共同追忆了四十年前的劳动和生活。我僅在这里再次表达对10连老领导和老职工的感谢和祝福。
回故乡见老乡的急迫心情让我们进入查哈阳后马不停蹄就直奔太平湖。当地老职工一直盼着我们的到来。他们早早在营部备好丰盛的酒菜等着我们。我们下车后就激动的进入了寻亲问情、呼唤、拉手、拥抱,问候声、惊讶声和祝愿声在大厅起伏,大家都含泪相对,含情相视,感人场面比比皆是。
    太平湖风味的鱼肉饭菜摆的满满的,六张大园桌在大厅一顺排开,每张都挤满了人。10连新老职工深情厚谊弥漫大厅。
当年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远离父母,远离家庭,远离城市的地方,其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其内心的孤独苦闷可想而知。10连老职工对知青的爱护、关心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在黑土地的生活劳作不适应有所缓解。一般来说,离开校门初入社会的青年都需要来自社会各方的鼓励、支持和帮助,以便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按毛泽东的话就是“接受再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老职工给予我们的爱护和帮助是给予了正在成长期青年的帮助,我们后来的任何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在10连这段生活基础。胸怀知青情,心系查哈阳,我们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也源于此。
    岁月不饶人。当年的老职工也都六、七十岁,到了古稀之年。他们的下一代现在也已四、五十岁了。我在10连时间短,与老职工的熟知程度远不如此次同去的上海知青。在谭昕大姐的介绍下,我重组了记忆的碎片,重拾了对往日的生活的回忆。孙晨泉、马俊和、邢振英、苗井才、王显荣等都是机务上老职工。朱兵在机务上工作,同他们熟悉。张成果陪同我们去了冯家围子和太平湖水库。
陈兰明是木匠,人老实不多言,但人极为聪明,记忆力相当好。我曾经对10连一些人事变迁在记忆力上出现漏洞。我求证多人未果,只有陈木匠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了结了我四十年记忆的困惑。据说陈木匠的几个子女都很出息。这点在四十年前大家都没有看出来。
    王占才排长对工作负责,对我们在劳动中的严格管理人所共知,得罪人的事也确实难为他了。他的儿子王国玉与哈尔滨和上海的知青联系不断,我们这次回乡之旅就是他协助安排的。左家兄弟来自四川,属于介于老职工和我们之间的一类知青。我见到了曾经住在同一个大宿舍的左计国。
  马连长是负责后勤管理的副连长,他身材高大,性格开朗,总是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就是在批评人的时候也带笑意。我没有见过他对知青呼来喝去,他确实是个好人。很遗憾马连长已经仙逝。马连长有四个千金,我同两个小的姑娘有过接触。1972年初,我等北京对外贸易学院(后改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入学通知的时候,在10连的小学校代过一段课。记得我曾经要求马家三姑娘每天上学的时候从她家里给我带一个萝卜,这是一种绿皮红心不辣但清甜的萝卜,北京人称之为“心里美”。马连长为这件事还批评过我:“家里的萝卜越来越少,原来是你这小子在捣鬼”。这次我见到了马家的马淑杰和马淑艳姐妹,没有见到老三和老四。我在10连小学代课的时候,马淑杰和马淑艳已经到太平湖营部的学校读初中。这次我们在查哈阳和10连的几次活动他们都参加。从马家姐妹朴实善良的脸廓,我清晰地看到了当年马连长憨厚的神态,也自然引起我对当年的回忆,对马连长的怀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2 23: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查哈阳之恋(18)
知青中的比翼鸟

    我1972年春回京上学就同夫人周娅相识。我们在大学同班,1976年大学毕业后又一起被派到法国留学。1978年回国后,我在外贸部工作,她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任教。1983年国家派我到驻外大使馆工作。1986年教育部又派她到法国再次学习。我1987年任职期满后回国述职,然后随之也到法国学习,创业并生活至今。
  时间的排列清晰表明,我离开查哈阳战友后就结识了周娅,我们一起走过了以后的岁月。周娅对我中学和小学的同学已有了接触,此次查哈阳之行,对她来说可以填补1969年至1971年支边期间的履历空白。
  我同周娅婚后初期在国内工作生活期间,我们的家庭得到过居委会颁发的“五好家庭”奖状。我们关系密切的几乎没有任何隐私,凡是我的朋友自然也是她的朋友,新知旧友几乎没有交际死角。甚至我们共同使用的同一部手机:一部在巴黎使用,一部在北京使用。
  无论是谁的同学或同事,电话都打到这部手机上来。这次回查哈阳,周娅浏览了我支边期间曾经生活的地方,见到了在我在10连工作期间的老职工,也结识了曾经与我一起劳动和生活过的上海和哈尔滨战友。
    这次和查哈阳战友的相聚,使周娅再一次扩展了我们周边没有死角的交际圈。
    查哈阳故乡行中我最大的收获是重温了同当年战友的友谊,并对当年这些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战友有了深层次了解的机会。
我们这次相聚的共有八对夫妻。来自上海的杨明根和诸建华夫妇、黄生洪和虞亚珍夫妇、蔡伯刚和龚丽英夫妇,在哈尔滨有李朋凯和樊淑清夫妇、陈松山和刘斌荣夫妇、李德钧和郭惠敏夫妇、曲玉民和胡慧贤夫妇。其中杨明根、黄生洪、李朋凯、陈松山和李德钧5对夫妇都是10连的战友。当年他们曾经一起下乡,在艰苦的生活中结成伴侣。当时我在连队的时候就听到过一些男女知青之间一些相好的风言,由于在10连的时间短,没能跟进后续的发展和也没有能够见到故事的结尾。这次聚会亮相,一方面为战友分别多年后能够再次相逢而兴奋,另一方面也解开了我心头多年的疑问。看着这5对昔日的战友夫妇,我从心里高兴。战友之间有这样的良缘确实让人欣慰。我衷心为他们祝福。
    杨明根和诸建华都是10连的上海战友。当年我在10连的时候,似乎没有提到过他们俩人相恋的信息。可能他们当时进行的较为秘密,恋情的建立和发展不为外人所知;也可能他们是在10连的后知青时代才开始相恋的……无论如何,冯家围子缔结并维系了杨明根和诸建华的情感。他们远离家乡上海,在查哈阳这块土地上一起生活,同饮冯家围子的井水,共同沐浴过北大荒的严寒风雨。作为爱的基础和情的渊源,这些都是其它情感不可比拟的爱情元素。蔡伯刚的夫人龚丽英,曲玉民的夫人胡慧贤是我这次新交结的朋友。胡慧贤与曲玉民随我们从哈尔滨一起去了查哈阳。他们一路上对昔日的战友照顾有加。在旅途中,我得知曲玉民和胡慧贤一起奋斗不容易,如今都已经退休安度晚年。我一直想对曲玉民说:得一贤妻平生足矣。
    这次和我们一起去查哈阳的上海战友黄生洪和虞亚珍是一对十分可爱的夫妇。他们两个人都是我在10连的战友。黄生洪和我住在同一个大宿舍,一起在大田劳作。黄生洪看上去文质彬彬像个“公子”,其实性格豪爽,多少具有江湖义气。每次从上海探亲归来,见面每人一根烟是少不了的,带来的上海小吃也同大家分享。虞亚珍在10连是“牧羊女”。我朦胧记得,10连的几个牧羊女都很漂亮。美女牧羊是曾经是年10连的一道风景线。虞亚珍勤劳,每到秋季在羊群散在草甸自由寻欢的时候,她便折采摘草甸上盛开的黄花。然后用线将黄花串起在宿舍晾晒。旅途的闲聊中得知他们回城后的经历和创业的艰辛,我很有同感。
    黄生洪的豪爽加上虞亚珍的细腻,他们联手在上海滩打拼并取得不俗的成果。在我眼中,黄生洪和虞亚珍的恋爱故事以及他们的奋斗史是对“公子配靓女”新的诠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24 21: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王念周娅 于 2024-3-25 23:50 编辑

查哈阳之恋(19)
洒向人间都是爱

    我从1983年就将工作和生活重点就定在了国外。先期在大使馆为国家,后期辞去公职开始自己创业。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洋插队”。无论是为国家服务还是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我一直保持着在查哈阳时的劳动态度,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我们国家从八十年代开始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正是从这段时期起脱离了国内的工作和生活。我没有跟随国内一些变化,不像在国内生活的人对一些变化已经适应,见怪不怪,所以对一些变化有明显的不适应感。
我们是在阶级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后来时代变了,社会思想的主流发展趋势在一些人眼中成了物质欲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思想和精神上的争斗变成了纯物质上的争夺。整个社会欲海横流,人也变得贪婪,唯利是图而且不择手段。
    1976年大学毕业后我和周娅去法国留学,是文革动乱后国家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也是文革后第一批接触西方文化和物质文明的人。那时国人很穷,为了掩饰我们的贫穷,国家还给每个留学生分发了800元人民币以助我们添置行装。
    那时的中国同西方的差别主要在物质方面。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今的差别,已不在物质文明层次,主要体现在精神,法制观念、国民思维意识方面,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社会领域的差别不但明显而且也在不断扩大。让我感到不适应甚至震惊的是,一些人的社会公德之差甚至远低于,民主国家的公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身边生活上的事情,尤其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这次回查哈阳,我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了10连曾经的战友,体会和看到了从他们身上透出的美好的品德。
    李朋凯和樊淑清夫妇是10连的哈尔滨战友。李朋凯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已经八年。
   我们到哈尔滨的时候,李朋凯参加了对我们上海和北京知青的接待。他当时是坐着轮椅来到饭店的。来的时候。樊淑清和曲玉民一起帮助李朋凯从楼上抱下楼,再经轮椅上汽车。然后曲玉民开车到饭店。下车后将他抱上轮椅,李德钧帮助推轮椅。李朋凯在大家的簇拥下来到我们面前。我看着10连的这些哈尔滨战友对李朋凯如此照料,心中万分感慨:当年在一起战天斗地,晚年在一起相互扶持,战友之情到这个份上,超出了一般境界。八年来樊淑清一直在身边照料着李朋凯,多年如一日不弃不离,一直坚持下来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樊淑清本是个善良内心坚韧表面文静不多言的女性,而李朋凯则性格豪爽仗义,生性活跃,两人是完全不同的性格。一般来说,他们结合后的光环多在李朋凯身上,这是性格使然。樊淑清美丽的光亮闪现李朋凯生病以后。
    患难见真情,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予以爱心照料无怨无悔,樊淑清将女性的美丽演绎到极致。能够给的她毫无保留,能够做的她全力以赴,该付出的和能够付出的都已经全部奉献,悉心照料李朋凯的生活,料理病疾八年如一日,还能怎么要求!如果情况不仅是八年而需要更长的时间,相信樊淑清也会自始至终照料李朋凯到最后。
    我在10连的时候同樊淑清的接触少,至多见面打个招呼问个好。离开10连后我没有同李朋凯联系,只是几年前同李朋凯通过一次电话,还和樊淑清略微交谈。我听说李朋凯有类风湿关节炎病,但没有想到病的如此严重;我也听说樊淑清很贤惠,但也没想到她能够如此担当,在家里有难的时候将生活和照顾病人的重担一肩担起。她作为一名女性,我敬佩她;她作为李朋凯的夫人,我感谢她。感谢她为战友的付出和照料。
    我们的国家缺少这样的精神,我们的社会缺少这样的好人。雷锋的事迹即便真实,对我们来说也过于理想遥不可及。李朋凯樊淑清夫妇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樊淑清用其行动向社会证明了人性的价值取向。在连队的时候樊淑清担任过小学的老师。我相信她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也传递中华几千年孔孟的“仁者爱人”的思想,在育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情操。自己曾经生活过的10连孕育出来这样的女性是我们连队全体战友的骄傲。我身在巴黎,拨通了祖国边陲城市哈尔滨的电话:愿朋凯一路走好,愿淑清节哀顺变。
    无独有偶,在我们同去查哈阳的上海战友中蔡伯刚的夫人龚丽英也是这样的女性。龚丽英是这次出行认识的。蔡伯刚生病,病的严重以至口不能语,甚至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远行需要龚丽英照顾。龚丽英对蔡伯刚照料形影不离,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笃深。
    丈夫有病,夫人能够不离不弃本应是平常事,但在现今社会却成为不可多得的范例。
    身边发生夫妻间分离的情况比比皆是。中国已经连续10年离婚比例上升,年轻的一代更视离婚为儿戏。缺少爱心,缺少公民的责任心是我们现今社会严重的问题。我每看到夫妻恩爱,尤其当一方生病而另一方竭尽全力照顾的情景就十分注意。我为这样的夫妇祝福,为我们的社会还存留这样的好人而欣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Archiver|名山家园 ( 京ICP备13012660号 公安备案号:11010802029953 )

GMT+8, 2024-4-28 08:47 , Processed in 0.02924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